手工扫帚飞全球(组图)

发布 : 2017-5-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创办人Mary(左)和Sarah Schwieger以及她们所制的扫帚,背后的扫帚柄保留天然木条的形状,看起来充满趣味。



Sarah在制作扁形扫帚时将扫帚用固定钳夹扁,使用拆信刀大小的钢针一针一针缝牢。



Mary使用编织麻花的方式来完成圆形扫帚头,完成后会形成漂亮的麻花扫帚头。



店里用来制做扫帚的传统工具,已经具有百年历史,在制作过程中有许多人驻足围观。





坐在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制帚机前,穿著舒适简单的Mary使劲地拉著用来捆绑扫帚柄和麦梗的黑绳,绳从她脚底踩的木桶拉出,木桶上则缠上黑绳,拉绳时发出「咻咻咻」的风声,为了能确保扫帚制作结实,她使劲地拉著绳,绳子在机器上的木条刻画下深刻的印子。

只见她将第一层细致麦梗缠上木条,之后再加上一层粗麦梗层,捆绑接结实后开始编织麦梗头,编成美丽的麻花后扎紧,用刀砍去多馀的麦梗,一把结实漂亮的手工扫帚就完成!文/图:叶晓蓉

「我们的扫帚不能飞,但绝对耐用、耐看,能帮你清理家里,还能当礼物或挂墙上当装饰!」

走进位于温哥华格兰护岛(Granville Island)的Granville Island Broom Co.,就像走进英国小说《哈利波特》魔法世界里的飞天扫帚店,带著一股清新的麦香,四面墙上挂满了各型各状,独一无二的手制扫帚,店内后头还有成堆的麦梗和木条,姐妹创办人Sarah Schwieger和Mary Schwieger就在店里忙碌地制作扫帚。

姐姐Sarah和妹妹Mary俩来自于卑诗内陆Kootenay区,手制扫帚可是传了好几代的家族生意,两人从小就帮著父母亲制作,连来到大温地区念大学,暑假也不忘了回家帮忙生意。姐姐主修纤维艺术(Fiber art),妹妹则念了地理学,两人毕业后就在温市繁华中心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但市区的花花世界并不吸引她们,从小就在餐厅上听著父母亲的生意经,两人很清楚,创业才是终极目标!

约七年前,两人决定在格兰护岛开始属于自己的扫帚生意,开设「Granville Island Broom Co.」,传承双亲的制帚技能,加上姐姐艺术所学,将传统的手作工艺升华到艺术品的境界,每一把扫帚都有属于自己的姿态,可使用也可观赏。

扫帚艺术

自家扫帚是使用传统制帚技术「Shaker methods」制作而成,Mary解释,外观上有圆形(扎成一束)和扁形(扎成一束后使用固定钳压扁成形)之分,可以使用在家中阳台、走廊或门口走道。

而扫帚使用的麦梗(Broomcorn)来自于墨西哥产的高粱(Sorghum Vulgare),这种麦梗早在十八世界开始在北美广泛用于制作扫帚上,不但味道清香、坚固耐用,还具有极佳的弹性和韧性。

木柄部份,则有桦树、通过森林监察委员会(FSC)认证的尤加利树或是熊果树等,有传统的直条木柄,也有保留木条原本姿态的天然系列;除此之外还有使用锻铁制成的把手,用来做为小型扫帚的握把。为了能让木柄在使用上更精美顺手,姐妹俩还雇用已经退休的父亲来加入制作行列,负责木工部份。

「一把扫帚在主要的手制过程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但是加上捡选麦梗、晾乾、修剪帚身等其他作业,耗时需要一到两周才算真正地完成一把。」

事事躬亲

经营至今,除了雇用一位销售,店内全靠姐妹俩在店里手工制作,一年必须产出约四千根扫帚,在制作的同时,还得时不时停下来收银和处理店内杂事。

「制作扫帚从来就不是最困难的部份,最难的是头带多顶帽子,像会计、杂工、销售、制作网站等什么都要学。」

刚开始的前几年最难达到收支以及供需平衡,Mary表示,格兰护岛在春夏两季时充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业绩上升,相对的扫帚所需数量也提高;而秋冬多为本地顾客,销量大滑。

「我们只能藉著冬日淡季时多制作,夏天则专注在销售。」她强调,经营生意的目标并非扩大经营,而是让这份传统工艺持续下去。「将扫帚作为手工艺品制作,每一把都是艺术品。」

别小看这只是本地一间小小手工艺店,除了来玩的游客在此订购以外,网上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订单,有日本、香港、荷兰、美国……「我前阵子还才运了一批货到台湾。」

为了满足旅客的订单,她们还在店内摆满长盒子,让客人可以选择店里买店里寄送,或者拿著盒子登机,让扫帚「飞」往到世界各地!

经营小档案

资金来源:两人存款

雇用人数:一位销售加上姐妹俩制作

成本回收:已回收

创业总结

最满意之处:继承传统手艺,并拥有自己的事业

待改善之处:店门太小,有些体积较大的特殊制帚工具搬不进店内

优点:商品特别,传统工艺技术独家

缺点:手工制作,产量少,淡季和热季销售有大落差

前景:可能扩张目前店面空间,容纳更多工具,维持生意简单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