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出售的7号路农地。(网上照片)

叫价770万出售的7号路农地。(网上照片)
【明报专讯】卑诗省列治文农地守望组织(FarmWatch)对本报提供的数字显示,列市去年5月通过农地房屋不得超过1.1万尺等农地附例规定后,农地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翻倍暴涨;每英亩农地价格从之前的每英亩最高达150万元,暴涨至最高达373万元,是实施附例之前的两倍多,涨幅惊人。
该组织共同主席吉兰德斯(Laura Gillanders)指出,有一间位于7号路6571号的农地,去年2月才以200多万元转手,而在市府还在为农地附例举行公听会时,该农地即已挂牌,挂牌价是272万元。到了附例通过之后,该屋于去年11月将放盘价格调高至450万元,最近又将挂牌价抬高至770万元。
她说,农地价格三级跳的例子还有位于6号路7251号有种植蓝莓的农地,该5英亩的农地价格,在去年5月农地附例之后增加了158%,达到799.88万元。她指出,列市府幕僚去年建议农地上的房屋应该不超过5000多平方尺,但由于在公听会时,不少发展商表达反对意见,所以市长在综合各方看法之后,将农地上房屋面积上限订在1.1万尺,令到有不少农地以「兴建1.1万尺梦幻大屋」的绝佳机会吸引注意,但却只字不提该房屋其实是位于农地。
她指出,该组织并非完全反对在农地上兴建可居住人的房屋,而是不愿见到农地变成本地投机客,以及外国买家炒作楼价的目标。她举例说,例如位于9711 Finn Rd.的一间古迹房屋,该古迹房屋面积为3000尺,位于5.4英亩的农地上,该农地目前价格为378万元,每英亩为70万元,该农地的价格才是列治文农地应有的合理水平,也是未来列治文的农夫可以持续在本地务农的基础所在。
她指出,多数关注农地问题的市民并不反对农地上兴建3000多尺至4000多尺的大房屋,就如同在住宅区内兴建房屋一样,确实可以提高农地价值,但是,她就不认为市府目前允许发展商在农地上兴建1.1万尺的大房屋,是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
她说,3000多尺的房屋可以称为「农舍」(Farmhouse),但1.1万尺大的房屋也不能算是「农舍」。
吉兰德斯说,该组织已在去年11月向列市府反映,农地价格在列治文通过农地附例后,大幅飙涨的情况,市府方面表示会在今年内,针对附例实施细节召开公听会,她希望市府能够修改「农舍」面积上限的规定,不再允许农地上兴建万尺大屋。
此外,该组织也曾向省府表达,要求省府正视列治文农地不断消失的问题,但目前还未看到省府有任何积极保护农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