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新发现 海底热液冷泉共存(组图)

发布 : 2018-3-2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年10月8日,执行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的「向阳红01」航向大西洋。(新华社)



2017年12月1日,「向阳红01」科考船采集到3吨重硫化物,破纪录。



2017年10月27日,「向阳红01」在南大西洋获取海底热液「烟囱体」。(新华社)


【明报专讯】中国南极科考团队领跑全球,不仅首次发现海底热液与冷泉共存,更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证据,颠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认知;而该次南极科考,也靠「向阳红01」的高机动性、动力定位优势,弥补中国南极考察薄弱区域,开创多项「第一」。

「向阳红01在去年12月30日起,执行第34次南极考察,海上考察历时46天。」随船领队、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表示,除了克服天气、浮冰肆虐、装备不足等困难,科考员更超额完成计划,取得丰富的成果。

该团队也首次在南极海底发现热液与冷泉共存的现象,并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证据。近年热液、冷泉一直是国际海洋科研重点,因为该区域不仅有特殊的化能生态系统,更颠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认知。

当时科考员也用海底地震、浅地层剖面等多种装备,定点收集不同地质的海底沉积物,完成15个箱式取样、8个柱状取样,采集热液活动和冷泉活动的产物。

李铁刚说:「这两种样品相距仅200米,且处在同一地质构造,这说明有热液和冷泉共生的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除了发现热液、冷泉区共存,「向阳红01」也靠机动力、动力定位等优势,在中国南极科考开创多项第一。

「向阳红01」分别开创首次将中国南极考科位置从西经45度,扩展到西经37度海域;首次在南极东部半岛海域设「动态心电图」,观测不同深水团的流速、温度、盐度等变化;首次对南极大西洋扇区海底,进行全覆盖海底地形测量,完成调查线约8880公里。

此外,「向阳红01」在南极科考时也发现「微塑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承君初估,这些微塑胶很可能是纤维状的塑胶绳。李铁刚直言,「在南极发现微塑胶,预警人类的污染已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