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门桥 80周年快乐(组图)

发布 : 2018-12-0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灿烂夺目的狮门桥夜景,远方为西温山景。



图为1939年时,两位妇女在狮门桥南端入口观看狮子雕刻。(West Vancouver Archives)



图为在西温的Cypress 省立公园观景台,拍摄的狮门桥和大温景色。



图为游客在史丹利公园的Prospect Point观景台拍摄狮门桥。



图为在地点4、西温Ambleside公园拍摄的狮门桥和市中心景色。


80年前的1938年11月,温哥华的著名地标:狮门桥(Lions Gate Bridge)竣工通行,这座连接西温和温市Stanley公园的钢索吊桥,多年来是市民和观光客的必经桥梁,更是邮轮和船只进入温哥华港口要见到的历史地标。虽然上下班时刻,桥上总是车水马龙,每天有6至7万次车流,但是,往北能欣赏北岸山景,往西是绚丽夺目的海景,往南更能感受Stanley公园的绿意。这座国家历史建筑,往往成为热门摄影景点,夜晚灯火的点缀,令人如痴如醉。撰文/摄影:张耀仁

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狮门桥于上世纪竣工,80年来见证汽车时代的开启,也成为大温交通枢纽,更造就西温和北温的蓬勃发展;然而,狮门桥的推动过程,可真是一波三折。早在1890年代,就出现在第一峡湾(First Narrows)造桥的构想,直到1920年代,该计划逐渐成型,但是,当时民意反对破坏史丹利公园(Stanley Park),还忧心桥梁影响船只航行,于是,1927年在一场公投,市民否决兴建计划。

推动狮门桥的幕后功臣,莫属一位名为泰勒(Alfred J.T. Taylor)的本地企业家兼工程师,虽然市民不支持,但一心要开发北岸的泰勒不轻言放弃,他找到著名的爱尔兰黑啤酒公司Guinness家族,来负担造桥经费,Guinness家族当时向财政拮据的西温市政府,买下4,000英亩地皮,也就是British Properties区,但苦无一座便利桥梁连接温市,无法吸引人口移入西温。

当年造桥耗资600万元

适逢1920年代经济大萧条,失业人口众多,反对造桥的声浪逐渐变小,1933年再度举行公投,市民终于同意狮门桥的建造,于是,1937年3月开始动工,隔年1938年11月14日完工,仅耗时1年8个月、耗资600万元,全部由Guinness家族出资。10英亩的史丹利公园虽然被牺牲用来铺设道路,但是,这座新桥当时是大英帝国最长的吊桥,其创新的钢缆技术十分出色,对往后的工程技术奠下新基石。

通车后,汽车过桥费是25分(折合当今为5元),行人和自行车是5分,有历史学者认为,受限在昂贵过桥费之下,居住在西温British Properties区更显独特和尊贵。

因应人口增长,原本两车道的狮门桥在1952年扩增为三车道,卑诗省府于1955年向Guinness家族买下狮门桥,过桥费则在1963年取消。在1990年代时期,狮门桥急需一番整修,于是在2000年9月,省府耗资8,650万元,把所有桥面采取一节一节的更换,耗时1年完工,为了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所有工程都在周末和晚间进行。

被指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地点

对加拿大人来说,狮门桥不但是杰出的建设、更具有重要象徵价值,联邦政府在2004年12月把其指定为「国家历史地点」(National Historic Site)。至于狮门桥的起名,是源自名为「The Lions」的北岸山区双峰,于是,在狮门桥南边入口,矗立一对混凝土的狮子雕刻,象徵各自守护在入口两侧,是著名温哥华雕刻家马雷加(Charles Marega)的杰作。

狮门桥最重要的推手:泰勒,他在1945年过世,享年57岁,依照他的遗愿,泰勒的骨灰最后从狮门桥撒下大海,长眠狮门桥畔。至于狮门桥钢缆上耀眼的灯饰,是温市在1986年举办万国博览会时,由Guinness家族捐赠。如今,不分昼夜,狮门桥都是那么吸睛,永远都是加拿大人的精神地标。

拍摄狮门桥的地点

地点1:史丹利公园的Sea Wall,可拍摄狮门桥霓虹灯以及西温山景,经常可见婚纱摄影在此取景。

地点2:史丹利公园的Prospect Point观景台,可拍摄桥面和车流。

地点3:史丹利公园弯道(causeway)的路桥,可拍摄南面入口的两座狮子雕刻和车流,许多观光巴士在此短暂停留供游客欣赏桥梁。

地点4:西温Ambleside公园的Sea Wall和沙滩,拍摄桥梁和市中心大楼景色。

其他地点:西温的Cypress 省立公园观景台,可远眺狮门桥以及大温地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