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人生:叛逆淮远 一生不爱跟规则(组图)

发布 : 2019-1-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绍昌??o?J??



简洁的篇幅是淮远的写作特色,在版面上呈现更觉玩味。



1965年淮远就读中二,下学期的成绩表上除了「疏懒成性」的评语,分数栏也标上不少代表不及格的红字,操行只有「丙」。(图:受访者提供)



〈独行莫戴帽〉一文提到他在布拉格买了一顶厚猎帽,正是图中的模样。(图:受访者提供)



图e


【明报专讯】翻开今期《语文同乐》,你可能在想:「淮远是谁?」如果是换成中学时期的淮远,看到刊物上有一个不认识的作家,他的反应可能更直接:「当时的我,凡是学校要我们看的东西,大概都不会看的。」

会考中文科取A 却被中文老师讨厌

作家廖伟棠?x??远的文字,说他是1970年代就写微博的人;评论家黄灿然形容他为「香港最好的散文家」;但对淮远最简洁的评价,可能是中二下学期、班主任在他的成绩单写下的四个字:「疏懒成性」。《独行莫戴帽》中九封写给中学校长和教师的信,是淮远中六时写下的,至于给英文老师的那篇「谢谢。」,他说:「是真心感谢的。」

年过六十的淮远回忆中学岁月:「培正中学是间出名中文成绩好的学校,当时的中文老师擅长古文,但不接纳现代文学。所以中文老师并不太喜欢我,会考前他曾说,中文科取得A就有奖品,谁知道全班只有我一个达到,但最后他都没有给我奖品。」淮远会考取得中文优、英文良的成绩,「我的英文老师对我很好,虽然上课顽皮还是会被他责骂,但我知道他是心疼我不好好学习。他甚至曾在全班面前说,很喜欢我的作品,以及文字中那些奇怪的思想」。

「我原本没有机会读到中六,因为校方认为我太顽劣,开校务会议决定不让我升班。怎知道当年培正学生的会考成绩普遍不好,而我又『爆冷』成绩不错,所以能读上去。但我不感谢他们(校方),因为我觉得这班大人很现实。」中六那年,淮远还做了件旁人看来很破格的事——加入《70年代》双周刊做编务工作,那是由年轻人创立的「半地下」刊物,强调青年自主、反建制、反殖民统治等理念,时常支援甚至发起工人运动,也会引介西方和本地文化艺术,「我觉得这份刊物跟自己很『夹』,或者说自己不『夹』那间学校」。

1960年代未,香港正兴起「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淮远便在白色的校服衬衫内,穿上印有橙色拳头的背心回校,以示支援该运动,「走到黑板前回答问题,后面看见(背心图案)的同学都『哗哗声』,可能把我当成了异类」。而这九封写给师长的信,正是刊于1972年1月号的《70年代》双周刊,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淮远,文笔却简洁锐利,「我想我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就是当一件事发生后,我能迅速在脑中组织好约100多字的文章,然后写出来,所以我的散文大多是数百字的短篇」。

任大学讲师 讨厌成绩拉curve

中学毕业后,自言不喜欢读书的淮远入读树仁书院(现为香港树仁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系,你以为他「改邪归正」,其求学过程依然故我。「当时我留了及肩的长发,到珠海书院(现为珠海学院)面试时被问:『你是男还是女?』我回答:『关你什么事?』自然就不获取录。」之后他打算报读香港浸会学院(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却因为不愿考试而放弃。

「最后入读了『树记』(树仁书院),因为当时跑马地的校舍是三层的花园洋房,很漂亮,不像一间学校。后来锺校长(锺期荣)看见我留长发的样子,问是谁收我进来的,我当然没有告诉她。」「树记」毕业后,淮远曾在不同的传媒机构工作,后来遇到契机,到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兼职讲师,原因是想回馈知识。由学生变成老师,他依旧是课室中那个最不喜欢考试的人,「我讨厌考试,更讨厌评分要『拉curve』(即按整体成绩比例评分,如设定10%学生得A,30%学生得B等),如果你的成绩应该考获A,我却因为『拉curve』而要给你B,这并不合理」。自己曾是教师眼中的「坏学生」,他自然能体谅学生的行为,「新一代也有他们的难处。我会理解许多学生都是为了负担学费而去做兼职,有次某学生在我的课上伏下(休息),他说他听到(我讲课内容)的,所以我也没有逼他起来」。

写作有原则 简洁足够营造张力

一生不喜欢跟从规则,淮远写作上却有紧守的原则,「有人说我的文字坚持不加广东话口语,其实我只是坚持用普通话口语,因为我很羡慕说普通话的人可以『我手写我口』」。他习惯用簿记录从阅读中学到的词汇,尤其爱读王文兴、黄春明等台湾现代派小说家的作品。淮远散文的特色之一,是在短短几百字叙述中,营造戏剧效果,简洁的文字便是从阅读而来。例如在〈洗〉一文里,简单的场景和人物,用了81个字就成为一篇富张力的散文:

在商场厕所大肆洗脸洗颈冲臂抹身,然后把山中弄湿的汗衫换掉。

「不好意??o?J??搞得一地是水。」我向握著拖把站在旁边的粗眼镜清洁大哥致歉。

「无所谓。收工了吗?」他祥和地说。

淮远与文中的「清洁大哥」彼此以为对方是清洁工,开首和结局显得突兀,也是其散文的特色。至于叙述提到「把山中弄湿的汗衫换掉」,是因为当时他刚刚行完山。淮远从小喜欢踢球做运动,但在他写给体育老师的那封信中,却提到自己「没有上体育课,我的成绩单上有一栏是空的」。他解释原因是懒得换体育服,也因讨厌考试而缺席体育课考核。随年纪渐大,他就更重视运动,因为写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也因为身边有不少好友故去,令他更珍惜生命。《独行莫戴帽》收录了不少与死亡相关的散文,如〈发车时刻〉、〈我们那一夥——有点伤感的图片说明〉等,都是以短短几百字触及死亡的作品。访问当天淮远没有戴帽,一个多小时的倾谈完结,临别前提起刚离世的诗人孟浪,他说:「这个星期日可能会参加孟浪的追悼会」,然后独自没入铜锣湾涌动的人群。这一几x??如〈独行莫戴帽〉一文的结尾,他提到商禽、纪弦等已故诗人的名字,然后说:「我虽然还有一小段『未走的前途』,帽子,一顶已经足够。」

■延伸阅读

西西《试写室》

淮远曾到不同中学主持写作讲座,留意到不少语文课本的教材质素不佳,他不认同为迁就中学生程度而教授简单的文章。他建议中学生可以多读西西的著作,如散文集《试写室》便是行文简易但有水准的作品。

王文兴《家变》、黄春明《看海的日子》

淮远忆述最初受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影响,后来多读台湾的小说作品,王文兴和黄春明都是他??u崇的台湾作家,《家变》与《看海的日子》分别是二人的代表作。

■做一做

淮远曾遇上欣赏他独特思维的老师,也有不认同他反叛行为的。以下的四对师徒,都曾因理念不同而决裂,把他们配对起来吧!(图e)

(答案见另文)

文:韩祺畴

图:李绍昌、受访者提供、资料图片

场地提供:?鹄书店

[语文同乐 第3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