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合作社姨姨述女工生涯:日兼两职 不及当年挑裤脚(组图)

发布 : 2019-3-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吴惠仪(右一)不愿独自拍照「出风头」,硬拉一直帮助中大女工合作小卖店的胡美莲(左二)及另外两名女工阿开(左一)和朝阳(左二)一起合照。(李绍昌??o?J??



中大女工合作小卖店的女工不时学习制作各种小食,现时店内的桂花糕、茶叶蛋均由她们研究后一手炮制。(受访者提供)



女工合作小卖店会将盈馀用作交流、学习、添置器材等,2011年曾组团参观韩国的合作社。(受访者提供)


【明报专讯】位于中文大学范克廉楼地库的「女工合作小卖店」拉上店门,各女工及几名学生聚在店内,商讨卖捞面、垃圾袋等经营事,去年获选为组长的吴惠仪身在其中,开完会后,她赶到上水的中学清洁课室和厕所。

日做11小时,64岁的惠仪仅能挣取微薄收入,回想1980年代,她在工厂「挑裤脚」,年薪逾17万元,「挑裤脚」亦可以置业,她感叹「香港打工仔愈来愈惨」。

文:罗嘉凝

图:李绍昌

吴惠仪蹲在地上处理酱料,一抬头就露出个笑脸,以为记者来访要谈合作社续约,万料不到是要谈自己,突然有些别扭,连拍照亦硬拉其他女工相陪。她不习惯做主角,只是默默工作,在其他女工眼中,惠仪勤力、做事不马虎,「脾气好、煮?叻」,她朝早6时许就从上水的家出门,7时半准时到小卖店,下午4时放工,即乘车到上水一间中学清洁课室和厕所,至晚上8时收工,日做11小时。

80年代年薪逾17万 买楼不是梦

惠仪笑言「收入不多,以时间补救」,大概是将勤补拙的概念。小学毕业后,她开始打工,后来到制衣工厂专职「挑裤脚」,当年厂长亦要仰她鼻息,拿叉烧饭哄她加班。在80年代,一碟饭卖10馀元,她年薪逾17万元,可见工厂女工买楼不是梦。后来她真的置业了,可惜最后工厂工序北移,女工被迫转行。辗转间,她经妇女劳工协会介绍加入中大影印工作坊,再于2001年与其他女工一同开办「女工合作小卖店」。

工序北移失业 办女工小卖店

小卖店属合作社,当初成立最少需要10名社员,惠仪是开社元老之一,18年来有些女工走了,她就一直留守,不单因她有2000元股份,更因为喜欢与其他女工有商有量,以前她要照顾儿子,在这里工作亦方便调假。小卖店长年售卖的茶叶蛋、桂花糕、捞面,深受学生欢迎,她笑言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黄洪喜欢到来买肠粉,每次均吩咐「不要话畀我老婆知」,而他的太太做博士论文时曾访问小卖店的女工。

然而,小卖店生意起伏颇大,高峰时每日生意额破万元,但暑假淡季则每日或只有数十元生意,因此暑假时她们会减少每更当值人数,以省支出。惠仪收入随之变动,加上学校清洁工作在暑假亦会暂停,她的每月收入会由万馀元跌至约4000元,「一系两边一齐做死,一系两边一齐放假,就当休息,无办法」。

惠仪于小卖店度过了18年,最难忘2011年与各女工趁暑假的7天休假,到韩国参观当地的合作社,更目睹釜山船厂工潮,工人为了争取权益,不惜在船厂起重机上生活了逾200天,惠仪当时被场面吓怕,却很佩服韩国工人「做到咁尽」,又感叹「香港工人就没那份毅力和斗志,很容易向老板妥协」。

赴韩参观合作社 佩服工人争权益

因为经营合作社,一班女工当家作主,惠仪亦因此学到更多劳工法例知识,并曾参与七一游行和五一游行,争取劳工福利。她说本港对合作社认知不足,另外社会保障太少,退休后未必能够生活,现已不再有养儿防老这回事,年轻人能挣到自己一份已不易,其子已长大成人,去年踏足社会打工,「他畀到家用固然开心,畀唔到都无办法」。

叹港打工仔「愈来愈惨」

她说香港打工仔「愈来愈惨」,回想以往做工厂时,厂长要「请求」女工加班,现在若工人不肯加班,老板即会另聘他人,庆幸合作社依然有人情味,因此未想过退休,「10多岁开始打工,一路没停,突然停下会不习惯」;其实她不希望为儿子增添经济压力。

小卖店面临约满,她说「顺其自然」,更打趣问:「如果不获续约,你?明报请唔请我做清洁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