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校园记者:校记采访「记忆保育者」 看霓虹灯四射 听招牌说故事(组图)

发布 : 2019-5-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城街.招牌」展览设计者冯达炜(Ken,左一)及麦憬淮(Kevin,左二)期望参观者不止到场「打卡」,而是透过展览学会欣赏、留意街上的招牌。图为他们受访后与校记合照。



「城街.招牌」展览将招牌置于「镜房」中,镜面反射招牌灯光,令参观者有被招牌包围的感觉,有如置身充满招牌的街头。



「城街.招牌」展览设高影机,参观者可自由组合招牌胶片,将影像投射到场内的白色屏幕上,让「自创招牌」成为「镜房」招牌景象的一部分。



陆雪



杨纬健



关家骏


【明报专讯】昔日香港的霓虹及灯箱招牌琳琅满目,营造出五光十色的独特街景,但这种特色景观正逐渐消失。招牌保育组织「街招」创办人、建筑师麦憬淮(Kevin)和冯达炜(Ken)早前设计及布置「城街.招牌」展览,2月24日至5月10日在艺术空间「油街实现」展出,藉此提升公众对招牌的关注,保育独特的本地文化。

「城街.招牌」展览于漆黑的房间展出由5至6间店铺的招牌组成的灯光装置,墙壁贴上镜面胶片反射招牌光线。冯达炜(Ken)解释:「因场地面积有限,故将招牌置于『镜房』中,期望营造有很多招牌围绕参观者的效果。」展览的背景声音是小贩叫卖声,取自深水?鸭寮街,Ken说:「那里什么都可买到,很有街头气氛。」在声音及灯光装置配合下,Ken及麦憬淮(Kevin)期望参观者有置身满布招牌的街头之感。

「镜房」招牌叫卖声 参观者如置身街头

展览中的招牌来至北角、观塘等地。Ken和Kevin认为,说出背后的故事比单纯分享招牌的字体、工艺特色更易引起共鸣,让大众认识招牌的价值,故场内有介绍香港招牌文化背景、面对问题等的小册子。他们印象深刻的招牌之一,来自某配匙及修鞋店。Ken透露,该配匙及修鞋店由一名约90岁的伯伯经营,开店30多年,「因市区重建局在观塘裾x??坊重建,不少店铺相继结业,店主知道我们做保育工作,便捐出招牌」。他续称,该招牌的字出自书法家曹华安之手,「当时没有电脑打字,一定要找师傅写招牌。(店铺)用上后生意很好,人人找他写,形成社区的标记」。

2010年12月31日起,政府全面实施「小型工程监管制度」,招牌须合乎指定要求,如尺寸限制等,否则违例,招牌拥有人要在指定期限内改勾x??拆除违例招牌。故近年愈来愈多旧招牌消失,促使他们筹办是次展览。

「保留共同身分很重要」

Ken与Kevin表示,对旧式招牌的关注始于数年前在中环见到工人拆除一个当铺招牌,「我们觉得那个招牌在城市上存在一段时间,有其意义及价值,丢弃很浪费,便开始收集这些招牌」。Ken认为,招牌可作为社区的标记,「人们见到某个颜色、字体,就会记得它是某街道的地标,例如人们会约在某间店铺(外)等,但很少说在某大厦(见面)」。

Ken表示,展览期间多了市民看到旧式招牌被拆卸时,会通知他们保育;也有人跟他们说,在街上会更留意及欣赏招牌的设计。对于招牌的意义,Kevin认为街景某程度上与身分认同有关,「在社会的急速发展下,保留大家共同拥有的identity(身分)很重要」。

■传天手记

◆重现港人集体回忆

十分欣赏设计「城街.招牌」展览的两名建筑师对保育招牌的贡献。他们默默收藏被拆的招牌,在展览中重现其光彩,同时介绍招牌背后的字体历史及故事。尽管很多有香港特色的街道招牌已消失,大家仍可记住它们曾在香港占一席位。招牌不仅是建筑物的延伸,更是港人集体回忆的一部分,不应被淡忘。传媒teen使 林炜晴

■校记感想

◆陆雪(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中四)

旧式招牌在街道上逐渐消失,我们有义务传承文化、关注保育事宜,并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这些文化产物。

◆杨纬健(中华基督教会全完中学,中四)

展览十分新奇和有趣,想不到招牌可以在声音包围及画面重叠下呈现,这定能吸引公众了解招牌的故事。

◆关家骏(基督教香港信义会信义中学,中四)

展览触动了我,我住在旺角,与两名建筑师同样见证霓虹招牌愈来愈少,使街景十分空虚,令人惋惜。

文:校记 郭利玲、李卓萤、杨纬健、传媒teen使 林炜晴

图:郑律铭、传媒teen使 林炜晴

文字整理:郑律铭【文章经编辑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