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练习的意义(图)

发布 : 2019-8-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传统教育常强调练习和重复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儿时都试过重复抄写同一个汉字,又或一遍遍地背诵乘数表。老师设计工作纸时,亦喜欢重复同一概念的题目,让学生反覆练习。但是,很多人相信重复练习这种方法早已过时,认为不仅枯燥乏味,更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重复的学习和练习能否有助长期记忆呢?在早期一项研究中,学者Arthur Glenberg和他的同事发现,即使是没有阐述或没有意义的处理过程,简单的死记硬背也有助提升记忆的能力。

注意的是,这实验是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现实生活中,假设孩子需要完成一份数学工作纸,或多或少他还是需要理解问题的含义。研究证明在理解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对资讯的记忆会提高。

物质奖励 削弱孩子学习兴趣

虽然工作纸可以有助保持记忆,学习兴趣是学习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习完全不感兴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投入精力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实验参加者,如上文提到的实验,通常会得到现金或课程学分的补偿。因此,他们亦获得了学习以外的动机。那么奖励孩子用功做作业就不是能解决问题吗?如果孩子们经常因为完成作业而受到奖励,用外在物质来奖励孩子也会削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参考学者Arthur Graesser曾在一篇社论中提及到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所运用的策略。

首先就是间隔效应。间隔效应是指如果能够将知识在一段时间内分阶段地学习和温习,而不是用几天时间来强化记忆,孩子便能牢记所学的知识。部分孩子可能需要别人的监督和引导,让他们根据安排合理、计划周详的时间表来温习。另外,研究亦建议孩子不能单靠阅读和重读既定教材,也要建立自己的学习笔记。

将考试视为一种学习方法

另一种学习策略被称为考试效应:考试可以提高学习成效并增强长期记忆。

你可能会说,香港的孩子已经有很多考试了,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考试!事实上,这里所提倡的不是像期末考这样的阶段性考试,而是将考试视为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考试可以由学生主导,例如是回答课本单元结束时的问题,又或是核对课本所提供的参考答案。重要的是,孩子在进行这些自订考测时也要严谨认真,如模拟在真实考试的情境下进行。

究竟操练还是不操练?和绝大多数事情一样,适度才是关键。

问题是,如果不能提供要或不要的建议,适度有时也会走向极端。练习和重复的学习的确有其意义,但我们要明白,能够训练孩子思考、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练习,才是学习的重要部分。

正面重估#让孩子更强大

早前提及当孩子面对失败时,可以应用「正面重估(Positive reappraisal)」的方法来安定自己的伤心和失望等负面情绪,同时知道让自己在事件中学习,使自己强大起来。具体来说,家长和孩子可以从事件的三方面重估:

感觉重估 可集中精神

孩子要面对一些即将发生的事,产生紧张、焦虑感觉,甚至退缩的情况,家长可引导孩子作「感觉重估」,例如:孩子即将要进行贺新年跳舞表演,对你表示惊慌紧张,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将该感觉转化为集中精神的提醒:「即将要表演,我们都会觉得有点惊慌紧张,心跳也会加速,这样很正常,这种感觉就能提醒我们集中精神来表现自己,而当我们集中精神表演,我们也会舒服点,表现也会好一点。」

过程重估 助觅得#

事件或活动完结后,家长引导孩子检讨,运用「过程重估」的方法重新思考,希望在事件的过程中找到有所得著的方法,例如:表演完结了,孩子表现不理想,做不到日常练习时的最佳表现而耿耿于怀:「我看到你感到失望,因为未能做到最好的表现。我知道你之前很投入练习,妈妈很欣赏你的认真!我们不妨想一想之前由预备、练习至比赛时当中的过程,有什么地方令你成长了?」

「结果重估」同样适用于事情完结以后,家长作检讨时引导孩子重新思考,明白今次结局并不代表是以后、永远的结果,而是为预备自己下一次有更进步的表现,例如:表演完结了,孩子表现未如理想:「我看到你感到失望,因为未能做到最佳的表现,你感到不满意。」、「这种感觉妈妈从前也试过,好像是努力了也未做到最好。」

结果重估 引导重新思考

家长可续说:「同时我都知道,今次的结局并不是永远,因为我们将来还有其他机会去继续进步。我们不如一同回想之前的预备工夫中,有什么地方我们可以下一次做得更好?」

在不同情况下运用一种、甚至多种的正面重估方法,将焦点重新集中在可以如何克服困难,能助孩子更容易从负面情绪中恢复过来,长远更有助孩子坚韧不挠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