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乌鬼传说(图)

发布 : 2019-9-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早阵子社交媒体疯传消息,指一个以日本某画廊雕像为设计原型的恐怖人偶Momo(下称毛毛)入侵了YouTube网站的卡通影片。消息引自外国家长的脸书,并附有孩子迂婍的相片,指毛毛会在影片中段突然冒出,指示小朋友自残;又恐吓孩子不可以告诉大人,否则有恐怖后果。

由于相片中的毛毛狰狞可怕,传闻中的唆使内容又极令人不安,许多人即使没看过影片都确信为真。一些网媒亦看中消息的吸睛度而不断跟进报道,例如指还有涉及名为毛毛挑战的鼓吹自杀游戏,会透过社交平台向青少年招手等。但正如有文化评论人指出,虽然这些消息引起广大关注,但其实都未经证实,所谓的挑战游戏可能根本不存在。

不过,我想谈的并不是真假新闻的讨论,因为尽管传说中的恐怖影片或游戏未必真确,但传说所带来的恐慌,却已经成真了。

家长唬吓孩子当自律工具

话说消息开始流传后几天,我大仔同班家长群组中有人问起,有没有听闻过毛毛是什么。她说,在女儿所搭的校巴上,有小五学生用手机亮出有关照片,唬吓低班的学生,班上也议论纷纷,有些同学怕到失眠但不敢告诉爸妈。

在那之前两天,《明报》就已经头版报道,因为有学生看见相关相片而不安,有学校已为此发信呼吁家长留意,并引述心理学家等建议家长「教子女不应乱传资讯吓其他孩子」。

家长自然会觉得,学生在校巴上传阅毛毛相片吓人是不要得的行为。我想到的却是,我们口里说孩子不应乱吓小朋友,但许多家长不一样也是在吓小朋友吗?如果不是家长最先把相关相片亮给孩子看,那些孩子会知道有这些相片吗?孩子会不会想,爸妈给他看,他给同学看有何不可?

事实上,我是在另一群组最早收到有关信息的,家长们在互相提醒后,很快就有人分享,说把信息给孩子看后,孩子就不敢再看YouTube了。家长们在谴责始作俑者之馀,也不无欣慰地报告孩子因此而几天不看手机云云。

毛毛的出现,本来该是「提醒家长管束」孩子接触电子资讯,但我看到的现象是,很多家长平日可能对孩子滥用手机已束手无策,结果毛毛成为了用来「提醒孩子自律」的工具——「#系咪呢,平时都叫你唔好睇咁多YouTube啦,你话几恐怖!」我想,如果孩子受吓后只是不玩手机几天,其实还是回到原步,家长仍要面对管束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从此都不敢再用了,那就是一个心理阴影,需要关注和处理。

我想起小时候一些大人用来唬吓小孩的传说——「丫乌#啦」、「因住日本仔#捉你啦」。我不知道「丫乌鬼」又或「日本仔」是什么模样,总之是无限恐怖的想像,我那时做过不少日本鬼子的噩梦。的确,毛毛就是现代版的「丫乌」都市传说,而我们或多或少参与了制造这个恐慌。

注意不同年龄孩子接受程度

我知道,家长们都不是想吓孩子,大家只是一心想「警惕」孩子一下。也有家长认为,不管新闻是真是假,类似资讯将来都有可能入侵孩子接触的资讯中,既然今次有例子,自然值得拿来跟孩子讨论。

我觉得,重点是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是否清楚知道自己是谨慎与孩子讨论,还是不自觉地在吓孩子?我们又是否有敏锐地留意孩子的心理反应,注意不同年龄孩子的接受程度?

我没有直接把手机截图亮给孩子看,但有跟两个儿子阅读《明报》的相关报道。我发现小四的大仔未至于不安,但也不特别想深入讨论。而4岁细仔就明显担心,要求拿走只占报章小小一角的毛毛相片,我立刻鼓励他自己亲手把相片搓成一团扔掉。当时我一方面庆幸让孩子处理恐惧,同时也反省自己会否不够敏锐,不必要地吓#了孩子。

也有同学家长提到,不久前很多小学生都用手机下载了名为「第五人格」的恐怖风格游戏,内容涉及追杀,那比起毛毛那可能影响更大。我想这也确实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