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库:广告的力量(组图)

发布 : 2020-2-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即使读者未必每天看新闻,但也难以避免每天接触到广告。在网络时代,广告与新闻的定义和界线更模糊。



每年一度的美式足球超级碗决赛日,几乎是美国全年最高收视的直播节目,观?人次动辄逾亿。各大电影公司及串流平台斥资高达560万美元(约4360万港元)于比赛间播放短短30秒广告片段。图为伊莉莎伯奥逊(Elizabeth Olsen)(左)和保罗毕丹尼(Paul Bettany)(右)合演的新剧WandaVision于该广告时段公开预告片。


【明报专讯】若提到「媒介与资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地球人都能迅速联系到事实查核(fact check)、内容农场(content farm)这些大热话题,但除了这些倾向与新闻相关的识读能力外,媒介与资讯素养还包括不同媒体范畴,各范畴互相交叠、影响。广告便是其中之一,在媒介与资讯生态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文:火星媒体Mars Media Academy

■火星百科:广告,广而告之

广告的英文Advertising从拉丁文advertere而来,有改变、转向、转移注意力的意??o?J??在《圣经》及莎士比亚的剧本中,Advertising则有警告(warning)或通知(notification)之意。

英国艺评家、艺术史学家兼策展人詹姆斯·拉沃(James Laver)于Victorian Advertisements一书提出「何谓广告?」,他指出广告的历史跟人性一样悠长久远,就如花朵吸引蜜蜂前来采蜜,已具备广告的条件:出众的外表形态、色彩夺目的颜色、对顾客的吸引力等。他定义广告为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手段,继而引导顾客接受互利共赢之交易。

可是拉沃这定义被指未够全面,例如一件吸引的货品,本已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力」并「引导顾客接受互利共赢之交易」的目的。英国著名文化评论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提出广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官方艺术」(The official art of capitalist society),他将广告置于社会脉络来看,认为广告属于特定的历史时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广告能跟其他时代和地方的非资本主义社会中「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手段」区分。美国前总统约翰·甘乃迪(John F. Kennedy)亦曾向著名广告人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表示,「广告是出版形式的销售」(Advertising is salesmanship in print),即广告利用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作销售之用。

这些对广告的理解及定义,从艺术、社会等不同视点及角度出发,更可能随时代背景变更,部分观点在现今社会,可能已有所转变。

■瞬间看地球:媒体变,广告也在变

传播科技令媒体改变,广告也不断演变,要理解个中发展脉络,可检视广告的演化:

公元前 - 古巴比伦人于陶泥或泥砖上的刻文,或可被视为最早期的「广告」,其中一些载有神殿的名字和建造该殿的国王名字

中世纪英国 - 当时出现的「广告」包括叫客(barkers)、街头公告员(criers),或是sandwich man,即在身上前后挂上信息或图像牌,以「人肉」广告版的形式在街头宣传

15世纪 - 欧洲有教堂派发传单宣扬宗教理念,亦有传单招募士兵。1470年代,将印刷机传入英格兰的作家、商人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促成被史学家认为是首个英语印刷广告的诞生。那是一张小小的书籍宣传单张,介绍有关书籍和购买地点,更印有You will not be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 book is "good and cheap"(你不会失望,因为这本书价廉物美)的宣传语

17世纪 - 1622年一则刊登于The Weekly News、有关马匹被盗的告示,相信是首则报章广告。其后欧洲的报章载有很多小告示、个人或分类(classified)广告,路边开始出现广告牌(billboard,英国称为hoarding)

19世纪中 - 随?不同媒体包括报章、杂志、电台、电视的出现,广告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出现

1930年 - 美国出现首个电台「肥皂剧」(soap opera)Painted Dreams,「肥皂剧」得名的原因是早期大部分类似电台节目的赞助商都是肥皂制造商

■离地思考:拆解广告

广告与很多学术范畴和研究具密切关系,例如游说(心理学)、规管(政治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在传播学中,更衍生出不同学术思考与研究问题。

其中有学派视广告为资讯来源(source of information),让消费者掌握和了解情报后作出消费决定;亦有学派支持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在The Affluent Society中提出,指广告创造虚假欲望和需求以操控大众。

自大众媒介普及,媒体评论家批判某些广告手法,如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鳝稿(advertorial)、潜意识广告(subliminal advertising),前两者模糊了广告跟电视或电台节目和新闻的界线,潜意识广告则引起道德争议。

到了网络时代,媒体垄断的局面被打破,人人都可以成为「广告商」,造就很多意见领袖(KOL),以网上影响力来卖广告;当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让点击率成为赚钱工具,内容农场应运而生,更产生资讯失序(information disorder)等。这不但改变广告行销模式和媒体营运生态,更衍生出其他值得思考的界线及道德问题。

地球人可能比较关心这些问题对个人的影响,加州大学和多伦多大学一项有关社交媒体与消费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加剧「可见式偏见」(visibility bias)的错误认知。社交媒体常强调「消费」,而不是「非消费」,看到的都是别人买了什么、吃了什么美食、去了哪里旅行……全都与消费相关,只看到别人花钱,看不到他人存钱的一面,这偏见促使我们只消费而不储蓄。这种消费模式在社交媒体出现前已存在,但社交媒体放大这种可见式偏见,研究指出:「远程通讯成本降低、有线电视和录像机兴起,以及随后互联网的兴起,都极大提高个体观察他人消费的能力。」

各位又不需太担心……相信读过上文,你能减缓这类偏见。参与研究的教授David Hirshleifer表示:「心理学家有时候发现,人们如果意识到一种心理偏见,就能减少这种偏见。」

话说回来,当大家聚焦广告带来的「问题」,也不要忽视广告本身也能激发大量创意,这也是广告的力量。

■趋势报告:进入「行销4.0」时代

传统广告营销讲究「4P」——产品(product)、定价(price)、营销渠道(place)和宣传(promotion)。

在社交媒体和科技网络世代,市场行销学权威Philip Kotler提出「行销4.0」时代中,应该聚焦「4C」——共同创造(co-creation)、浮动价格(currency)、共同启动(communal activation)和对话(conversation),强调消费者的互动和参与,连结品牌和消费。在网络世界,消费者不是单向接收资讯,相比直接传递的广告信息,KOL或朋辈亲友在网上发表的介绍和分享,更能鼓励消费,而焦点消费对象群体应为「少女网」(YWN)——青少年(youth)、女性(women)和网友(netizens)。

[通通识 第6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