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再爆万人示威 巴育称愿听民意(组图)

发布 : 2020-10-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泰国示威者周日在曼谷反政府示威期间手持被捕示威领袖的肖像海报,其中女性肖像是法政大学示威领袖帕努莎亚,她在8月10日宣读要求王室改革宣言,上周四因组织示威被捕。(路透社)



曼谷一名警员前天在警车内举起三指,回应车外示威者象徵反抗极权的「三指礼」。(法新社)


泰国反政府示威持续,数以万计民众周日(18日)聚集首都曼谷胜利纪念碑,要求首相巴育下台。分析指出,泰国在1970年代经历过两场学运,政府曾以武力镇压示威者,外界忧虑血洗悲剧将会重演,但面对打压,示威者似乎未有被吓怕,有学生领袖表示「至死方休」,令示威终局难以预料。政府发言人表示,政府愿意聆听民众的声音,寻求解决办法。

反政府组织周日号召民众于当地时间下午3时前往曼谷各地铁站及轻轨站,等待公布集会地点,以扰乱警方部署,与上周六(17日)采取同样策略。组织其后宣布在胜利纪念碑举行集会。

上周四凌晨颁发的紧急法令后,昨仍有数以万计示威者前往胜利纪念碑聚集,要求首相巴育下台。部分示威者走出胜利纪念碑对开的马路,举起象徵抗争的三指手势,亦有民众高举被捕学生领袖的画像。现场气氛大致和平,警方估计约1万人参与集会。

全国大约19个地点同日举行集会。人权律师表示,警方自上周二(13日)以来,最少拘捕80名示威者,27人仍被拘留。

《曼谷邮报》报道,政府发言人阿努差(Anucha Burapachaisri)周日表示,巴育承认示威权利,但强调必须依法示威,又称「政府愿意聆听所有人的问题,并持续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与上周相比,巴育的口痤y微软化。

彭博社分析,过去数十年泰国示威运动主要因当局镇压或军事政变结束,社会其后大致恢复正常。这次学生领导的示威运动,示威者毋惧批评王室,更不是以争取权力为目标,而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泰国的政治制度。当局如何镇压及平息事件成讨论焦点。彭博社指政府可能要采取更进取手段,以阻止示威持续发酵,引起外界对1970年代泰国军队血腥镇压学运的恐惧。

1970年代两场民运悲剧收场

泰国在1970年代发生过两场历史性的学运。1973年10月,十多名学生因派发宣传新宪法的传单被捕,学生组织发起反政府示威,逾40万人参与,当年军政府首相他侬下令血腥镇压,造成77人死亡,后来泰王普密蓬高调介入才得以平息。

1976年10月流亡海外的他侬回国,企图插手政治,大批学生在法政大学和平集会,其间有学生上演话剧,被指对王室不敬,触发军方武力镇压,官方称46人死亡。

与1970年代不同,即使当局这次镇压了示威,仍须平息社交网络的舆论,并要化解人们对社会不公平、腐败和滥权的不满情绪,这些不满情绪增加公众对示威的支持。泰国乌汶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提提蓬(Titipol Phakdeewanich)表示:「由于这场示威由社交平台发起,所以示威的势头依然存在。」随著示威领袖陆续被捕,他认为将会出现新的领袖,政府的策略有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导致更多人加入运动。

学者:青年参与因长期不满

无经济前景

朱拉隆功大学安全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蒂提南(Thitinan Pongsudhirak)认为,年轻一代如此积极参与这场示威运动,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经济前景,对泰国政治体系长期积累不满。研究泰国的学者休伊森(Kevin Hewison)称,巴育政府没有表现出任何妥协的意愿,未来有可能发生冲突。

泰国警方上周五出动水炮车驱散示威者,外界估计,即使泰国政府准备使用武力,重演1970年代的高压手段对付示威者,也不见得示威将在短期内结束,正如学生领袖帕努蓬(Panupong Jadnok)15日(上周四)对《华盛顿邮报》称,就算面对被捕威胁,「我们不会退缩,我们将作战直至死亡」。

(曼谷邮报/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