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在深圳其中一个新冠疫苗接种点,中午时分已经大排长龙。不过有商贩称,等多批人打完才考虑接种。(明报记者摄)
深圳接种疫苗的人龙蜿蜒近50米,人群中多数是年轻面孔。(明报记者摄)
内地多地开始接种新冠疫苗,首轮优先为重点人群接种,再逐步推广。广东各地方政府近期已陆续向下辖机关、学校、企业等传达通知,要求统计自愿报名接种疫苗人数;不少普通民众对打疫苗态度谨慎,称「人人都想打,人人都想等别人先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留学生群体十分踊跃,认为出国面临的感染风险比接种疫苗风险更大。明报记者
深圳优先对9类重点人群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包括涉及进口冷链物流、隔离场所、入境管理与效碢边检、医疗卫生、基层防疫、公共交通等从业人员、内地籍跨境司机及接驳司机,以及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及学习者,并在上月28日正式启动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及学习人员预约接种,前8类人员由其工作单位预约、集中接种,留学生则可自行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
商贩不打:多几批人打完再考虑
周二下午一点半,距离深圳5个疫苗接种点之一的南山区大冲社区健康中心开门还有半小时,中心门前等候接种新冠疫苗人龙已蜿蜒近50米,人群中多数是年轻面孔。
在附近做销售的商贩李小姐对本报称,近几日中心每天都大排长龙,但她自己会「等多几批(人)打完」后再考虑。
与李小姐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少,疫苗安全是他们首要顾虑,此外,内地严控境外输入,一旦出现零星疫情便立即通过追踪密切接触者、封闭涉疫场所、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措施截断传播等做法,也降低了普通民众心理上对疫苗的依赖。
网约车公司「滴滴」的司机臧师傅提到上月香港跨境货车司机在深圳确诊个案,「马上就控制住了,深圳管控还是可以」,因此他不担心疫情反弹,对疫苗「先观望一阵」。臧师傅还表示,滴滴暂时没有要求司机接种,身边朋友也较少想打。
打工仔不打:应该领导先打
深圳一民企员工冯先生称,其公司早前接到罗湖区政府通知自愿报名接种,但他没有报。他说,「我觉得现在这疫苗,效果不确定、持续时间不确定、副作用不确定,打了还是要戴口罩,在深圳的话感觉没那么迫切。」收到类似的疫苗接种意愿统计通知后,粤西某市公务员黄先生也表示,同事接种意愿不高,认为新冠疫苗毕竟是「新技术」,不成熟,「应该『上面』(领导)先打」。
留学生急打:需求很迫切
不过,很多留学生希望能先打疫苗。有就读香港理工大学三年级的内地同学,日前在深圳南山区大冲社康中心完成第一针疫苗接种。
这名不愿具名的同学称,他在2019年「理大围城」之前返回内地,去年又因疫情滞留,已在内地上了一年网课,希望下学期能返港,考虑到香港现时疫情严重,主动来打疫苗,感觉「不打不行」。
原本在德国留学的周同学,去年10月因疫情严重返回家乡浙江杭州后,便主动多方谘询寻找接种新冠疫苗的渠道,为返德做准备。周同学在12月初打完两针北京科兴生物的新冠疫苗,他认为,灭活疫苗在技术上相对较成熟安全,而国外疫情风险更大,「每个人立场不同,看这件事感觉肯定不一样。对我来说,我(对疫苗)的需求就很迫切。」
现时在内地消费娱乐、生活资讯分享App「小红书」上搜索「新冠疫苗接种」,除了一些医护专家讲解有关疫苗资讯,浏览量高的多数帖文来自留学生分享在各地接种的经验,很多人都说接种后安心以及期待未来的出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