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硕士被歹徒洗脑监控 捏造涉案遭通缉骗十万元(组图)

发布 : 2021-4-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骗徒先将小陶引至与此图类似的「检察院」网站。(网上图片)



因已完成注册,小陶后续收到网贷App的通知。(受访者提供)



小陶受骗徒控制,下载了数个网贷App。(受访者提供)



颖在入住上海隔离酒店时收到派出所的防诈骗告知书。(受访者提供)


【明报专讯】近期飞回中国的留学生小陶,刚入住隔离酒店就遭诈骗团伙远程精神控制20个小时,对方冒充公安出示「通缉令」,称她涉嫌「非法入境」等罪名。小陶为自证清白,照「警员」指示前后汇出10馀万元人民币。骗徒还使用线上会议App的「屏幕共享」功能,禁止小陶与外界沟通,甚至在夜晚监视小陶睡觉。

被网络控制隔绝20小时

小陶表示,拿到软件工程师硕士学位已一年多,见加国疫情未有起色,决定回流中国。不曾想,当顺利入住天津某隔离酒店、并开启中国手机SIM卡后,厄运却悄然而至。

「有一个自称是公安的人打电话给我,报出了我的全名,称我涉嫌『非法入境』及『协助他人洗钱』」,小陶回忆,一开始她半信半疑,「公安」似看出她的顾虑,诱使她登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输入一串「案件编号」。

令她惊恐的是,屏幕上跳出一则含有她真实身分证照片的「通缉令」,所涉罪名赫然其中。当然,这些都是骗徒制作的几可乱真的钓鱼网站。

小陶说,自己当时已慌了神,急忙向「公安」解释,「公安」顺势表示,相信她的身分遭到不法分子盗用,希望小陶配合完成验证程序。因情节重大,在此过程中,小陶必须作为「嫌疑人」接受线上「审讯」,按照执法程序,不得向外透露任何信息,并即时删除微信等通讯软件上收到的亲友对话框。

「他们要求我将手机设置成勿扰模式」,小陶表示,短短几个小时内,自己在对方的引导下,逐渐与外界隔绝,双方很快转为QQ语音通话,「他们指挥我点击钓鱼网站上的程式链接,下载一款『安全防护App』,我猜是为获得我的动态登陆码。」

骗徒随后还让小陶下载了「腾讯会议」App,开启桌面共享模式。到了这一步,小陶在电脑和手机上的一举一动,已尽在骗徒的掌握中。

在被问到为何愿意汇款时,小陶表示,骗徒以「转交『银监会』审核可疑帐户资金中有无赃款」为由,要求她将银行卡内所有馀额汇到「公安」提供的户头。

小陶照做,但骗徒显然对到手金额并不满意,又称,不法分子盗用了她的资料做过贷款,希望她亲自「验证信用凭证是否正常」,深信不疑的小陶乖乖申请了所有的网上银行贷款,并另外下载了骗徒交代的4款网贷App。

漏洞颇多 事主懊悔失判断力

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小陶数度懊悔自己竟那么容易失去判断力,彻底「被洗脑」,任由对方摆布,事后回想,才发现遇到的骗局并不高深,「漏洞很多」,例如对方并没有如「公检法骗案」的典型操作那样,窜改拨入手机号为「110」,而是显示为一个海外号码,眼尖的人光是这一步就能拆穿。

「可莫名的,我还是被那种『办案』节奏和具有压迫感的『审讯』气势唬住了」,小陶指,骗徒显然有剧本、有角色分工,至少共5人轮番上阵,「有的扮红脸有的扮白脸。」

骗徒在得手小陶的银行卡存款后仍不肯善罢甘休,当晚竟叫小陶打开摄像头,监视其睡觉,确保她不会半夜想通了去报案。而小陶经过一番疲劳轰炸,早就精神恍惚,误认自己处于拘留状态下,对无论多么不合理的提议言听计从,「我想证明自己无辜,当下唯一的念头就是抓紧配合办案。」

翌日,骗徒见小陶的网贷审批没有通过,变本加厉地胁迫小陶向身边亲友筹钱,否则就无法被「保释」。「他们还不让我透露借款原因,叫我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小陶前后向家人、至少3名朋友打电话借钱,合计总损失10多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