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容器婴儿综合症(组图)

发布 : 2021-9-0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市面上的「婴儿容器」五花八门。(作者提供)



多点tummy time,婴儿发展更佳。(作者提供)


不少初生婴儿的家长会考虑在家添置婴儿车、座椅等,希望把初生儿安顿在一个安全、有趣的地方,让照顾者可腾出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

可是,当健康的婴儿长期停留在这些狭窄的活动空间内,最终可能导致「容器婴儿综合症」(Container Baby Syndrome,CBS)。

CBS不是一个医学诊断,而是一个近年受西方社会关注的小儿发展现象,是婴幼儿因长时间被放于各种「容器」内而引致体能、智能、社交及行为发展问题,甚至肢体变形的一个统称。1990年代起,社会开始鼓励婴儿仰卧睡觉以防止婴儿猝死症(SIDS),不少家长亦因而减少让婴儿俯卧或趴在肚腹活动。近年市场上推出五花八门的「婴儿容器」,也大大减少了他们趴?活动的机会,直接阻碍婴儿身体的正常发展。

「婴儿容器」泛指婴儿汽车座椅、婴儿车、婴儿餐椅、帮宝椅、摇摇椅、秋千、喂哺枕、学行车、跳跳乐、活动椅等。这些用品设计非常吸引,部分亦配备玩具供幼儿玩耍,提供了方便又安全的地方去安顿婴幼儿,对忙碌的照顾者来说简直是救星!然而婴儿长时间被困在这些固定的空间内,会阻碍他们活动头颈、脊椎和身体,影响他们学习转身、爬行及走路等发展里程碑。

常见的CBS发展问题包括:

.扁平头或面颊不对称

.斜颈

.运动、肌肉力量与协调能力下降

.肥胖

.手眼协调问题

.专注力不足、行为问题

.言语、视觉、听觉、社交及智力发展迟缓

多让BB趴地 少坐BB车

CBS绝对可以预防,家长可参考以下由美国物理治疗师协会提供的指引:

.限制婴儿被放置在「婴儿容器」内的时间,例如只在外出时使用婴儿汽车座椅及婴儿车

.增加婴儿在醒?时的趴地活动时间(tummy time),需有成人在旁

.增加每日短暂的手抱或用背带携抱婴儿的次数,从而减少惯性地将婴儿放置于「容器」内的时间

.让婴儿多在宝宝屋或网?(playpen)内自由玩耍

.照顾者多些陪伴婴儿在铺上软垫的地上作仰卧、俯卧活动,探索环境或作亲子互动游戏,如按摩、「碌地沙」等。因应宝宝的反应作10至15分钟活动,每日重复多次此类活动

总括来说,愈多的tummy time和亲子活动对婴儿的发展及成长愈好,而家长在考虑购买与使用「婴儿容器」时亦要三思!

文:何婉冰(香港物理治疗学会儿科专研组注册物理治疗师)

香港物理治疗学会儿科专研组撰写专栏,内容围绕小朋友成长与物理治疗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