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笈秘技:范文融入论据 勿错?x??句(组图)

发布 : 2022-1-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b)


【明报专讯】近年不少考生作答卷二议论文会运用12篇指定文言篇章(下称范文)的中心思想、观点和例子等作为论据。以范文入文看似能彰显考生对课程理解,以先贤之道举例好像能提升文化水平与文章深度。但是,若在写作卷误用范文,可能适得其反。同学可以先阅读以下两段示例,想想示例能否恰当地运用范文作论述,再看笔者分析。

■例子一

2021年卷二第三题

你同意「富足的物质条件有利孩子成长。」吗?试阐述你的看法。

答题摘录

其实,富足的物质条件对孩子孰好孰坏,在于父母的心态。若父母能够对孩子灌输正确价值观,富足的物质条件便有利孩子成长。「不仁者,不可久处约,不可长处安。」建立高尚品格,自然能生于富足的物质条件中而不受影响,亦不会因家庭物质贫乏而自卑,正如颜渊家境虽然贫困,却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成为孔子最喜爱的学生。

例子二

2019年卷二第三题

俗语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也有人说「读书无用」。谈谈你对「读书无用」的看法。

答题摘录

当人为世间俗事而烦扰,我们又有否察觉到读书的真谛?读书在现今的价值观下的确「无用」—— 它不能为你带来荣华富贵,亦不能使你生活无忧无虑,但读书是让人逃离世间纷扰的避风港。当世人为名利相争,读书人却可在樗树下「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读书令人心灵平静,提升自我修养,自得其乐,看淡他人的批评和赞赏。读书虽然「无用」,但正如庄子所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分析

例子一

错误?x??句作论据

考生认为富足的物质条件能否对孩子成长有利,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同学以12篇范文中〈论仁·论孝·论君子〉的一句作论据。但是,考生摘录的句子却不能准确论证其论述。「不仁者」一句意指不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仁者则无所希求,心安理得,但若不仁者长时间?x??安乐的环境中,则易生骄奢淫逸之心。因此,本句的重点是解释仁者不论在富或贫的环境中,也能处之泰然。因此,这句充其量只能论证抱持「仁」之价值观,可令自己不受物质的充足或贫乏影响,但不能以此为论据,论证父母能透过灌输恰当的价值观,让孩子在富足的物质条件下亦不会骄奢。

例子二

范文价值融入论点

考生运用〈逍遥游〉中「无用之用」的概念,阐述读书乃自得其乐之观点。在「读书无用」一题中,考生需要对「用」一词有深刻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在立意方面取得高分。大部分考生会认为读书的「用」在于能「获取学历」、「解决问题」等,但要对「用」有更深刻的诠释,宜从个人角度出发,反思读书对自我成长和个人修养的影响。而在这个例子中,考生恰当地将庄子〈逍遥游〉「无用之用」的思想运用在「读书」中,说明读书能助人看透功名利禄,摆脱世间纷扰的束缚,悠然自得,这正正成为文章的升华部分,令考生的立意别具一格,最终获得5**。

以上两例虽然取自不同年份的题目,但可观微知著,了解如何在写作卷中运用12篇范文入文。不少考生看到题目时,便会灵机一触,觉得某一篇范文可用作论据,甚至扭曲古文本意,强行加入文章之中,最终弄巧反拙,错用经典。即使没有错误理解文意,也可能如例子一般在不适当的位置加入论据。相反,较高水平的考生能够将范文中体现的价值融入论点,甚至以此为文章升华,活用所学。

应否以12篇范文

作议论文的论据?

最后,同学可能会问:那我们应否以12篇范文作议论文的论据?笔者认为,同学必须熟读12篇范文的观点和事例,透彻了解中心思想,才可用作论据。由于卷二的评卷员均为高中中文教师,他们皆有教授指定篇章的经验,因此若同学错用相关例子,会更容易令评卷员对文章观感变差。此外,同学在构思写作大纲时,宜仔细思考相关例子能否完全符合论点的??u论,且能论证你的观点。许多同学在开卷一刻,看到议论文的题目看似能运用范文的例子,便二话不说选择该题目。但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同学应先分析题目的主题和哪篇范文有关系。例如在2019年的题目「读书无用」中,同学可能会立刻想到〈劝学〉、〈师说〉等有关学习的篇章,但若同学想把以上篇章加至自己的文章中,可能会适得其反,偏离主题。故此,笔者的建议也是老生常谈:一、透彻理解范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特质;二、在考场时保持冷静,仔细思想,不要「为用而用」。

■历届议论文选题率

(图b)

不少同学会选择阅读(甚至背诵)坊间的「例子集」,无可否认,这些书籍确实能协助同学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古今中外之例。但是,议论文的出题方向千变万化,我们无法预测来年需要哪些范畴的例子,若死记硬背,只会加重负担。因此,笔者从不建议为考试而背诵例子。

文?唐敖男 香港中文大学环球商业学系三年级生、2019年中文科全卷5**

图?Tomwang112@iStockphoto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0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