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ftp/News/20220318/_18TA001_.jpg)
一辆有「Z」标记、相信属俄军的装甲车(上图)周三在马里乌波尔市被炮弹击中,车辆损毁严重(下图)。(路透社)
![](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ftp/News/20220318/_18TA013_.jpg)
俄军侵乌到周四(17日)已是第22天,俄方动员大批士兵及各种军备,但在寻求控制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行动中仍没明显进展,更被西方情报、战地摄影师和大量社交网站的影片揭示有不少俄军坦克被毁及弃置,其他军车塞在路面或被困沟渠的情况。《金融时报》周三(16日)指出,乌军阻止俄军试图迅速占领基辅,主要归功于乌军一贯以轻巧武器为主,针对和破坏军车的能力,善用乌国地形及俄军策略的缺点实行反制,得以影响俄军推进。
俄战术群侧翼后方成弱点
乌克兰士兵大多只配备肩托式、便携的火箭发射器作战,俄军则依赖重型武器进攻。俄罗斯2012年军队改革后的主要战斗单位为坦克、自走炮车及其他军车和步兵组成的营级战术群(BTG)。美国推算俄方有约170个BTG,当中100个被派往入侵乌克兰。
BTG被设想用于适应多种战场,能够从快速突击切换成远程攻击,及支援其他部队。然而每个BTG只有200兵员又太依赖军车,令其侧翼及后方成为弱点。
《金融时报》指出,由俄罗斯总统普京身边一小撮顾问构思的侵乌计划令部署在边境参与「军演」的俄军大感惊讶,专家指这代表军车在整备不足下出发,令越野机动变得有风险甚至不可能:大量军备弃置田野或轮胎、车轴破裂的照片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此外普京计划快速控制基辅、哈尔科夫等关键城市,代表俄军要行经主要道路、控制主要路口。
乌军判断俄军车队的推进受制于道路阔度,而乌国守军相对反可自由在路边森林、田野及村庄行动;乌国士兵从掩护物中伏击车队侧翼后,再利用掩体撤离。乌军伏击的成功关键在于利用北约成员国提供的肩托式反坦克导弹,因尺寸便于携带,士兵发射导弹后可迅速撤离。
未能速毁乌空防失良机
西方情报人员又认为,从俄军最重大失误角度而言,是在入侵行动开始前数小时内未有利用精确制导导弹摧毁乌国空军及其防空系统,未能取得制空权。另一方面,乌国士兵利用肩托式地对空导弹成功击中俄军直升机及低飞战机,这不仅令俄军未敢在推进时部署太多空军力量,亦降低俄方监视及攻击能力。(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