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击:动物成语见人性(续)(图)

发布 : 2023-3-2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兔与虎皆是每12年「担正」的生肖主角,它们也经常在成语出现,比喻复杂多样的人性。



成语:守株待兔

意??o?J??拘泥守成、不知变通(贬义);妄想不劳而获(贬义);等待目标「送上门」

解说:《说文解字.兔部》:「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兔头与?头同。凡兔之属皆?兔。」

《韩非子.五蠹》载「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宋国农夫在田间工作时,一只兔因急窜撞树断颈而亡;农夫侥幸得兔,于是放下农具不再耕作,只守在树旁等待,希望再有兔自行「送上门」。最后当然没有再拾获兔子,愚昧之举反成宋国的笑柄。

战国晚期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以此故事说明,人若死守狭隘的经验,妄想不劳而获,只会徒劳无功,寓意君主不宜因循古法,只有制定合时宜的政策方能好好治国。

潘铭基指出,不少成语故事出自战国典籍。主角是否真有其人无从稽考,但那些傻傻的角色何以特定指明是宋人?「周代之前是商代,商亡后遗民被送到宋国,所以我们说春秋战国(东周),那时典籍里面的主角若无特别指明来自何国,通常都是宋人,因为宋人乃商代殷人之后,是为前朝亡国的人(故被周人写成愚民),这是周人对殷人不太好的对待。」

成语:兔死狗烹

意??o?J??比喻事成之后,有功者遭杀戮或被遗弃

解说:典故见于《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秦末楚汉相争,原本实力悬殊,最终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o?J??潘铭基认为跟刘邦的眼光有关。「如果当作『打机』,每项能力换算成『值』,其实刘邦很多『值』都不及项羽。项羽有些『值』很高,有些却好低,『武力』该是100,智商则可能低过10。二人最大的分别,在于刘邦善用信任的人,这是他??o?J??过项羽)的地方。」当时第三股势力是韩信,「有人曾游说韩信不如独立,不必跟随项羽或刘邦,但韩信没有听从,留在刘邦身边」。韩信助刘邦灭楚,刘邦统一天下后,因忌惮韩信的才智,先趁机夺取兵权,再贬为淮阴侯,继而软禁,最终韩信遭吕后与萧佾x??控密谋起兵造反,而被?x??。

刘邦孙子刘安因世袭而封为淮南王,曾跟门客、方士合著《淮南子》,兼融先秦各家学说,当中写道「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捕获了狡兔,就把猎犬烹煮来吃;射尽了高飞的鸟,强弓就被收藏起来,意谓没有猎物,猎手也无存在意义了。

【相关成语】

狡兔三窟:语出《战国策.齐策四》,指狡猾的兔子有三个藏身洞穴,比喻人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



成语:虎不食子

意??o?J??老虎纵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崽(「崽」粤音宰,指年幼的动物或人),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就算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解说:潘铭基一言道破这个美丽的误会,「成语的内容不一定十分正确,老虎会否吃幼虎?是会的」。若幼虎身上沾染到其他气味、被其他动物动过、生病或已死,皆会被母虎吃掉;在食物极度匮乏下,母虎将幼虎当作食物吃掉也是常见的。

【相关成语】

虎视眈眈:出自《易经.颐卦》,形容人如老虎般威严地注视?别人或东西,后多用来比喻心怀不轨、伺机掠夺

文:陈绮雯

图:资料图片、新华社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6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