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粪测自闭风险 最快年庾x?u 中大研发 称肠道微生态有潜力成治疗方案(图)
发布 : 2024-7-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大医学院开发由31种肠道微生物标志物组成的自闭症检测工具。左起为中大精神科学系助理教授黄永昊、中大医学院前院长陈家亮、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及中大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苏奇。(中大医学院提供)
【明报专讯】中大医学院研究证实自闭症患者肠道微生态有别一般人,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开发由31种肠道微生物标志物组成的自闭症检测工具,有助及早评估儿童自闭风险,料最快今年底可临?应用。研究结果最近于顶尖国际期刊《自然—微生物学》发表。有份参与研究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创新中心总监黄秀娟说,自闭症儿童肠道细菌较迟缓,且多样性较低。
31种肠道微生态标志物组成
研究团队2021至2023年期间跟进1627名1至13岁儿童,部分患有自闭症,并蒐集他们粪便样本,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及蒐集他们于饮食、药物或共病的数据。团队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有多种微生物、微生物基因及代谢通讯路径出现改变,再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组合31种标志物开发非入侵自闭症诊断工具,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及93%。
中大医学院亦完成一项先导临?研究,透过增强儿童肠道内的脑部传递物质「γ-胺基丁酸」治疗自闭症,并研发微生态配方为30名4至11岁自闭症儿童提供12星期疗程,初步发现可缓解感官敏感和焦虑症状15%至20%,且无不良反应。
身兼中大裘槎医学科学教授的黄秀娟说,现有自闭症诊断是临?评估,徵状轻微的年幼儿童可能会被遗漏而延迟诊断。她说今次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肠道细菌发展迟缓,亦较少细菌种类,并会影响代谢物等,而新检测工具可用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儿童。
中大医学院前院长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说,检测肠道微生态可作为及早诊断自闭症的非入侵工具,研究亦显示调节肠道微生态极具潜力成为治疗自闭症的新方案,有望帮助父母管理孩子日常情绪问题。他预计检测工具最快今年底至明年初可临?应用,由家长蒐集子女粪便样本交至医院,约一周后有诊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