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私医纪录存「医健通+」 医卫局:修例解决技术授权问题

发布 : 2024-7-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报专讯】立?x??财委会昨通过拨款近14亿元,用作未来5年发展「医健通+」。多名议员关注当局如何规定私营医疗存入健康纪录。政府表示,将配合修例解决现有技术困难,及部分私营医疗机构只获授权查看,未有授权输入资料等问题,若私营医护仍无尽责把市民纪录放上「医健通+」,不排除采用法律方式,规定将部分关键数据纪录于市民的户口当中。

议员关注私医忧损竞争力

局方:医疗纪录也属市民资产

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议员谢伟铨昨在财委会会议上表示,全力支持「医健通+」,惟关注政府如何鼓励私营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存入健康纪录,并指部分私营医疗机构视病人病历为资产,因此不愿意上载资料,担心影响竞争力。新民党议员容海恩则指出,目前医健通内互通的电子健康纪录大部分来自公营医院,关注「私营那方面是不是有宣传问题,或有难度,令他们储存量较小?」

医务卫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称,市民使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医疗纪录,固然是服务提供者在临?运作上的资料及数据,属于其营运资产,但涉及市民自身健康相关的医疗纪录,同时属于市民资产,「就像一个银行户口,属于市民的那部分,其实医护有责任帮市民存入纪录」。

许泽森补充,将会透过修订《互通系统条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以及病人授权医护查看其资料,但没有授权医护人员将资料放入医健通户口等问题。若私营医疗机构仍然无尽责任把市民纪录放上「医健通+」,不排除采用法律方式,规定关键数据一定要放进户口,未来会做相关法律工作。

就如佾x?u动私营机构加入「医健通+」,许泽森称会「两条腿走路」,包括透过伙伴方式,向私营机构提供方便的技术方案,以及在公营医疗计划参与条件中,加入须使用「医健通+」作为操作平台的参与条件。

对于有市民因担心敏感资料会被公开而不使用「医健通」,他称纯属误解,强调政府系统不涉及商业成分,不会卖市民数据,并形容将病历放在「医健通」是放在「保险箱」,「给谁看、什?时候给谁看,全部都是基于其每次个别授权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