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点对点:新医学院10条件 列明设第二学位(图)
发布 : 2025-1-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2024年10月举行首次会议,教育局长蔡若莲(左三)指出新医学院暂时无招生细节,但暂不认为收生有年龄限制。(政府新闻处)
【明报专讯】政府成立的「筹备新医学院工作组」2024年11月28日召开第二次会议,为本地大学提交的新医学院建议书订出10项主要考虑条件,包括设立第二学位课程、与本地和大湾区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多元临?训练机会等。工作组邀请有意成立新医学院的大学在2025年3月17日或之前提交建议书。有意争办新医学院的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皆表明拟开办第二学位医学课程。
科大理大浸大有意争办
工作组会制订?x??建议书的具体准则,确保以透明和公平方式选定具条件和合资格大学成立新医学院,2025年内完成?x??工作,向政府提出建议。
卢宠茂:培育医生亦重教研
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表示,工作组认为新医学院应肩负培育更多可在本地执业优秀医生的使命,亦期望能与现时两所医学院「错位发展」,以创新策略定位促进本地医学教育和研究。
卢宠茂指出,希望新医学院有创新营运方式,「资金系咪全部都要政府出呢,还是局部?定系佢有其他途径筹集到资金?」,亦强调人手、设施皆需成本,预计新医学院开办初期至少要取录约50名医科生才符合成本效益。他提醒新医学院要考虑生源,倘招收中学生,会与现时两间本地医学院「在同一鱼塘竞争」,不希望它与两间医学院竞争教学人才和生源,称新医学院可参考4年制「美式制度」,申请人完成首个学士学位课程才可报读医科。教育局长蔡若莲称,外国亦发展「第二学位」医科生,培训具一定学科基础的学生,可缩短人才培训时间。
浸大称认同10项主要考虑条件,正草拟成立医学院的建议书,内容将充分回应相关考虑条件,会适时公布筹备工作详情。理大称正积极展开筹备工作,重申拟开办4年制医科学士学位课程,初期拟录取约50名学生,以招收第二学位学生为主。
科大称正积极就第三间医学院撰写建议书,并提到过去一年已开展与北京天坛医院等内地知名医院合作,培育医学人才,未来会积极与本地和大湾区医疗机构商讨合作,探讨多元临?训练机会。
沈祖尧倡研绑服务期
工作组专家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沈祖尧说,医学培训牵涉大量公帑资助,政府须订立非本地生加入本港医疗体系的期望,以决定透过合约「绑年期」或学费分级的需要。工作组另一专家顾问、教资会成员蔡永忠认为,非本地生学费太贵难以吸引报读,相信会在教资会现行机制外增设全新拨款途径,以增加资助弹性,符合政府对新医学院错位发展的期望。
■成立新医学院各方回应
˙医务卫生局:香港正面对人口老化和医疗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成立第三所医学院对本港未来医疗服务发展非常重要。
˙教育局副局长施俊??o?J??建立新医学院可培育更多医疗人才,提升医疗界别的学术及研究水平,??u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香港大学医学院长刘泽星:本港医疗人手短缺,需培训更多医生;不担心竞争,竞争可以提升我们的水平。
˙医疗卫生界立?x??议员林哲玄:国际学生来港读医显示软实力,也为国家和香港发展青年外交。
˙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关注本港有否足够教学人员,以及将来医管局有否足够地方和人手安排实习,否则造成樽颈,或会损害医疗质素。
■休刊小启
农历新年假期《智学公民》休刊,2月10日复刊。祝 学业进步!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