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百场英歌舞表演 前日是农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汕头市潮阳区的英歌队伍上街巡游。广东今年举办「请到广东过大年」活动,其中的英歌宴活动维持一个月,汕头市共有逾100场英歌舞表演。(新华社)
各地的「年味」已提前涌现。图为武汉游客在黄焖圆子店购物后离开,黄焖圆子是湖北地区一道大菜。(中新社)
全国多地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消费增长点。图为四川茂县一个滑雪场,有幼童跟随教练学滑雪。(新华社)
【明报专讯】农历新年假期是传统消费旺季,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昨日介绍各地拿出真金白银「谷消费」,营造春节消费氛围,加大消费补贴力度。商务部表示,将联同多部门推出新春消费活动,满足群众需求。专家认为发放消费券加上「以旧换新」等措施,有助拉动消费,但长远作用仍有限。
吉林冰雪吸客 湖北蛇年送福
文旅部产业发展司长缪沐阳表示,临近过年,多地举办不同类型的促消费文旅活动,派发消费券。吉林省发放总规模1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冰雪消费券,可以用在滑雪、温泉、景区、住宿等。湖北省举办「蛇年送福」新春惠民活动,面向全国游客发放1亿元「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新春惠民券,3轮共投放逾100万张惠民券,涵盖200个3A级以上重点景区、主题乐园等;生肖属蛇的游客还可享用优惠游景区。
四川开展「安逸四川 玩转天府」消费月,升级滑雪场、温泉等7类冬季旅游产品,发放3.2亿元文旅消费券;省文旅厅联合3.8万馀家商户,推出酒店、民宿、餐饮等消费减免措施。上海浦东亦发放2000万元新春餐饮消费券,几秒钟内,30万张消费券被抢空。
网上年货节零售额逾7000亿
与此同时,在春节前,「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本月8日已率先启动。据商务大数据统计,各地围绕春节餐饮购物、文娱旅游等消费热点,组织配套活动超过400场,网络零售额超过7000亿元。
缪沐阳说,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放假调休增至8天,「群众出游热情更高,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长李刚也在记者会指出,近期消费市场,冰雪游、避寒游、文博游广迂唪迎,哈尔滨冰雪旅游订单量增长逾三成。
去年以来,中国推出多项措施刺激消费,许多官方媒体近期也落力报道消费新趋势、新活力,为消费大年造势。据商务部数据,在中国政府推出「以旧换新」、设备升级等提振消费措施后,去年第四季度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年增长3.8%。
另一方面,春节虽然是出游的高峰期,但在消费降级下,亦出现「舍远求近」的趋势。彭博社报道,许多中国人在假期间,选择较便宜的国内旅行或附近的亚洲地方旅游。
专家:抽签未必对准目标群
「大家多少都对新的一年抱有一定期望,也必须过一个好年,这是节庆消费的基础。」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昨对本报指出,消费券多多少少有助拉动消费,各地数额不同,但发放方式大同小异,也即抽签,「因此,真正需要的也并不一定获得补贴」。虽然年节都是出行高峰期,但普遍消费降级「是确定的」。他强调,发放消费券只是短期措施,刺激消费的长远最终手段是提高收入、稳定就业,尤其是增强预期和信心。
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