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ftp/News/20250207/_07CC003_.jpg)
【明报专讯】中共中央宣传部前部长王忍之周二(4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91岁。王忍之是上世纪80、90年代中共理论宣传战线的「左派」重要领军人物,六四事件后就改革开放「姓社姓资」争论打响头炮,邓小平南巡后被贬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北京日报》昨援引中国社科院离退休干部局的讣告,证实王忍之死讯。讣告指出,根据本人遗愿,王忍之丧事从简,不举行送别仪式,遗体捐献给医疗科研教学事业。
前中宣部长 遗体捐教学
王忍之1933年9月出生,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后,在原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马列主义研究院和国家计委从事历史、理论和政策问题的研究。1982年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
1987年1月,胡耀邦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其重要助手、中宣部长朱厚泽也被免职。王忍之接掌中宣部后奉行保守路线,上任伊始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要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第二次拨乱反正」(第一次针对文革),受到时任总书记赵紫阳的严厉批评。
邓南巡后 被贬社科院
六四事件后,反对改革开放方向的左派声音再度冒起。1990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王忍之的长文〈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议题,由此打响改革开放「姓社姓资」争论头炮。
争论最后以邓小平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一锤定音。邓小平说,判断改革开放姓社姓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并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次月,王忍之被调往中国社科院任职副院长(正部长级),2000年退休。
曾赞近年意识形态工作进展佳
王忍之晚年仍不时现身民间左派活动,以示支持。毛泽东思想旗帜网站长胡澄去年8月撰文提到,曾拜见过王忍之多次,从没见他放声大笑过,「为国隐忍沉郁」。最近一次探望时,已住进养老院的王忍之赞扬「意识形态工作这些年来越来越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