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林镇鸿:保障房涌现压租金 内房止跌回稳需时(组图)

发布 : 2025-2-1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瑞银投资银行香港/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指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内地拟在35个主要城市兴建总共约870万套保障房,在保障房新供应涌现间接冲击商品房住宅租金下,内地房地产市场料需要更多时间才可以止跌回稳。(廖凯霖摄)












2021年1月内房实体及股票市场炒风热火朝天时,瑞银林镇鸿曾发表研究报告,把当时龙头民企内房股恒大(图)投资评级下调至「沽售」 ,而在11个月后恒大便发生债务违约。


上周农历新年假期后港股复市,在中资科技股股价劲升带动下,恒指劲升908点或4.49%,收报21,133点,属3个月以来高位,惟内房蓝筹股价上周却延续近月弱势,悉数跑输大市,个别更逆市下跌,今期封面故事专访瑞银投资银行香港/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分析内房最新形势。林镇鸿指出,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年至2025年),内地拟在约35个主要城市兴建总共约870万套保障房,当中,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已占约207万套,在保障房新供应涌现,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及就业市场有待好转等不明朗因素下,去年一线城市商品房住宅租金估计按年下跌约15%,在此情况下,他相信内地房地产市场需要更多时间才可以止跌回稳。

明报记者 叶创成

中银国际证券执行董事白韧在《Money Monday》第482期(上月13日出版)封面故事接受专访时指出,今年内地GDP按年增长料约5%,支持企业盈利向好,称该行予恒指在2025年合理值22,000点,相等于10倍预测市盈率,当中,由中国私募基金「幻方量化」投资、于2023年始创立的人工智能(AI)公司DeepSeek近月已研发被称为「内地版ChatGPT」聊天机械人「DeepSeek-V3」,而有机构将「DeepSeek-V3」与ChatGPT比较,认为「DeepSeek-V3」表现更胜一筹,预料此后起之秀未来发展潜力可观,由此可见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料将追近美国,因此白韧尤其看好腾讯控股(0700)、阿里巴巴(9988)、京东集团(9618)、美团(3690)、携程(9961)及中芯国际(0981)等蓝筹中资科技龙头股。

中银国际白韧4周前已看好中资科技龙头股

白韧上述专访见报至今四周,上述他看好的蓝筹中资科技龙头股股价全部做好(见图1),当中,腾讯、阿里及京东均属连升四周,带动恒指亦连升四周,累积上升2069点或10.85%,上周收报21,133点,属3个月以来高位(见图2),由此可见,参考有份量及熟悉国策的投资专家观点,对投资中资股属十分重要。

值得留意的是,在过去四周恒指劲升2069点或10.85%,而中国海外(0688)、华润置地(1109)及龙湖集团(0960)等蓝筹内房发展商期内股价即使也上升,惟升幅却悉数跑输大市(见图3),可见审慎选择板块的重要,故今期封面故事专访瑞银投资银行香港/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分析内房最新形势。

2021年初吁沽恒大 内房泡沫爆破前「吹哨者」

2021年1月内房实体及股票市场炒风热火朝天时,林镇鸿曾发表研究报告,把当时为龙头民企内房股恒大(3333)投资评级下调至「沽售」 ,而在11个月后恒大便发生债务违约,跟著多家内房亦跟著出现赖债,整体内房市场也价量齐跌至今,因此林镇鸿亦被本港投资界喻为4年前内房泡沫爆破前的「吹哨者」。

引述中原数据 内地八大城市楼价去年跌15%

根据中指研究院上月1日发布数据,去年12月内地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6,654元人民币,按月上涨0.37%,按年上涨2.68%,原因之一是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去年12月内地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4,203元人民币,虽然按年下跌7.26%,按月也下跌0.53%,惟与去年11月按月下跌0.57%比较,属跌幅收窄。

《Money Monday》是次专访林镇鸿,首先请他分析上述数据,并且向他请教为何数据显示内房市场开始复苏,惟内房股股价却未有明显受惠?林镇鸿指出,他分析内地楼市时,不会只参考单一机构的数据,亦会向中原、贝壳(2423)等地产中介蒐集数据、特别是二手成交数据。他引述中原地产所统计的内地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及4个二线城市二手住宅楼价指数,指该指数去年下跌约15%,认为这可能更反映到真实的市场情况。

综合中介数据 料一线城市住宅租金去年跌15%

除了内地一线城市住宅二手楼价表现外,林镇鸿更重视当地租赁市场表现,认为这更能反映用家的需求,而且人民银行去年8月亦首次提出楼价的核心要素是租金、即评估住宅价值时应该考虑租金回报率,而他综合地产中介等数据,估计内地一线城市住宅租金去年按年下跌约15%。

林镇鸿表示:「我们估计内地一线城市住宅租金去年按年下跌约15%,是综合中原、贝壳等地产中介数据所得出来的,因为内地不论官方或地产中介本身均没有向外发布的租金指数。另外,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贝壳或中原等地产中介的网站,上海及北京住宅租盘放盘量去年按年增长约20%,当你见到这么多租盘挂牌,对租客来说当然是选择增加,这亦是另一数据可以引证租金回落。」

十四五规划期间 35城市建870万套保障房

根据林镇鸿的分析,内地一线城市住宅租金去年按年下跌约15%,除了反映当地经济增长放缓及就业市场待好转等不明朗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保障房新供应涌现,间接冲击商品房住宅租金,所带来的影响料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他亦估计内地房地产市场需要更多时间才可以止跌回稳。

《Money Monday》翻查政府统计处数据,本港在2023年有302.7万套永久性居住屋宇单位,当中,公共租住房屋单位、资助出售单位及私人永久性屋宇单位分别占85.8万、45.1万及171.8万,前两者均属公营房屋或内地所称的保障房,相加总数达130.9万套,占整体永久性屋宇单位302.7万套约43.2%。

记者请教林镇鸿内地保障房占整体永久性居住屋宇单位的比例,他表示,内地农村人口基本上都拥有自住物业,而以全国城市来说,估计约14%人口居住在保障房,有关比例的确低于本港,但内地政府拟在「十四五规划」(2021年至2025年)期间在约35个主要城市兴建总共约870万套保障房,当中,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分别占约40万套、约47万套、约60万套及约60万套,即该四大一线城市共合新增约207万套保障房,大部分料以出租为主,为当地商品房住宅租金带来颇大下调压力。

深圳年建12万保障房 高于港「八万五」

林镇鸿表示:「根据国家的『十四五规划』,2021年至2025年全国拟兴建约870万套保障房,即期内平均每年拟兴建约174万套保障房,其实这个数字属颇大,因为去年全国商品房住宅新盘销量仅商品房住宅约800万套,也就是说,每年保障房新供应大概是商品房住宅新盘销量逾20%。而且该870万套保障房并非在全国每个城市都兴建,而是集中在约35个主要城市兴建,这也是合理安排,因为当地商品房楼价较高,而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楼价比较便宜,根本不需要兴建保障房。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及深圳期内分别兴建约40万套、约47万套、约60万及约60万套保障房。」

根据林镇鸿的分析,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深圳保障房新供应量属颇高,原因是深圳人口及城市规模并没有其他三个一线城市般大,但有关新供应却属名列前茅,并且将这情况与1997年本港首届特首董建华出台推žU楼价大跌七成、每年兴建不少于85,000个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的「八万五建屋计划」比较:「当年本港政府计划每年兴建不少于85,000套房屋单位,当中包括公私营房屋;深圳目前5年供应约60万套保障房,即相等于每年供应约12万套,全部是公营房屋而非私楼,因此体量其实属颇大。」

中央坚持「房住不炒」投资内房前宜三思

林镇鸿透露,他曾参观位于深圳的保障房项目,认为其质素相当理想:「该项目来自发展商向政府竞投所得的土地,批地条款规定其中两幢住宅可以作为商品房出售,馀下两套要兴建保障房出租,因此有关保障房单位亦建设得美轮美奂,比深圳城中村的条件更加好。」他续说,保障房租金对比商品房租金有折让,而他曾参观过的上海保障房项目,其比邻近商品房租金低约10%。

总结是次访问时,林镇鸿强调,内地政府近年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纲领是「房住不炒」,拟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在约35个主要城市兴建总共约870万套保障房,便是「房住不炒」政策的具体执行,期内投资内房股时必须要考虑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