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访英期间,有来自中国的异见人士聚集中国大使馆门口抗议,敦促北京当局释放政治犯,允许言论自由等。(美国之音)
中英关系近年因香港、人权、贸易等多种因素跌宕起伏。英国工党去年重掌政权后,以改善对中国关系作为主要外交政策之一,并获中方「积极评价」。惟此次王毅访英也引发争议,英国政府低调处理。
中国大使馆外示威吁关注人权
王毅访英当天,一些示威者聚集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外抗议,包括湖南长沙的家庭教会成员、来自广州的政治庇护申请人等,举标语呼吁英国政府关注中国人权问题,并批评中国政府对异见人士的镇压。藏独组织发布声明,呼吁英国政府不要为了经济利益忽视人权和国家安全。关注香港人
英国智库「地缘战略委员会」中国政策研究员格蕾丝(Grace Theodoulou)对「美国之音」表示,「很明显,英国政府正在为全面调整对华关系做准备」,但同时种种[象显示,英国政府并不想引起人们对这次访问的关注,「甚至可能为此感到有些尴尬」。格蕾丝称,英国政府没有发布新闻稿只能证明,政府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招致各方面的批评,「这并不会使工党政府在与中国重新谈判贸易关系时处于有利地位」。前保守党议员丹尼尔(Daniel Kawczynski)认为,在英中间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深化与中国的关系是不明智的」。
权问题的组织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也呼吁英国政府促请中国「停止对在英港人的跨国镇压,释放香港政治犯,并阻止中国在伦敦兴建超级大使馆」。
针对王毅到访所引发的争议和批评,英国外交、联邦及发展事务部的发言人强调,英国政府将继续「在可能的地方进行合作,在必要时进行竞争,在必须的时候提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