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和美日韩联盟变局(图)

发布 : 2025-2-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4年年末,韩国总统尹锡悦突发戒严令,令韩国政治骤然出现动荡。这一政治的不稳定性对东北亚美日韩同盟体系也产生了一定冲击。韩国国内政治的不稳情况并非个例,从朴槿惠到文在寅政府,韩国政坛的剧烈变化导致美国不得不反覆调整对韩政策。韩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使得美国同盟体系在东亚的稳定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在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美韩同盟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屡遭考验。

韩国政党轮替往往伴随外交政策的转向,进而影响美韩同盟的运作。美国学者Sara Bjerg Moller于2020年《Asian Security》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通过追踪1993年到2020年韩国的联盟战略发现一个规律:当在任韩国总统为保守派领导人时,会表现出更大的被美国抛弃的恐惧(fear of abandonment);而在进步派的总统治下,则表现出更多的被卷入的恐惧(fear of entrapment)。也就是说,韩国保守派政府更倾向于强化与美国的安全合作,而进步派政府则更重视与朝鲜对话,并在美中之间寻求某种平衡。这种变化使得美韩同盟在不同政权下的表现有所起伏。例如,文在寅政府时期强调对日严厉/韩朝和解,而尹锡悦政府则重新强化与美日的安全合作,美国必须在韩国的不同政府之间调整对盟友关系的管理方式。按照这个规律,在「特朗普2.0」的国际背景下,如果今年韩国出现进步派政府,美韩同盟和日韩关系的稳定性将面临挑战。

美日同盟比美韩更具战略稳定性

相较于韩国的剧烈政治波动,日本长期以来由自民党主导政局,使得美日同盟在安全合作与战略稳定性方面更具延续性。冷战时期,美国学者Kent Calder提出「日本外压国家论」(Japan as a reactive state),澳洲学者Gavan McCormack提出「日本属国论」(Japan as a client state),但2012年后的日本早已非美国之属国,已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积极和平主义」(proactive pacifism),希望日本能和美国大哥并肩作战,而非过去的「美主日从」关系。

2024年,尽管自民党内保守主流自由派的石破茂掌政,更强调日美同盟的对等性,但整体不会偏离日美安全框架。面对单边退群的特朗普政府,石破在当选首相前后判若两人。

例如在2018年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的记者会上,石破被问及是否愿意像安倍那样与特朗普一起打高尔夫,他没明确表态,而是强调「不是通过奉承或者恭维,而是让对方相信我们带著不退缩的决心为国家利益而努力」。

石破茂对美当选前后判若两人

但2025年2月石破执政后首度访美,还是必须面对美日同盟的现实。在外务省和日本国家安全团队的建议下,石破决定向特朗普总统送大礼,包括宣布日本将对美直接投资馀额提高至1万亿美元;大量购买美国生产的液化天然气(LNG);在收购美国钢铁公司问题上同意「进行投资而非收购」等,还特意赠送给特朗普一个石破家乡鸟取县生产的金色武士头盔(图)。由此可见,石破个人可能主张日本需要稳定日中关系,但面对更为巨大的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压力下,石破难以否定美日同盟在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中的核心地位。

日本早稻田大学

国际教养学部准教授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