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励治个人风格有别于卡尼。
【明报专讯】联邦自由党和保守党领袖都强调,今届选举的选民正面对加拿大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决定,但两大政党在政策方向上观点各有不同。
联邦自由党党魁卡尼(Mark Carney)上月请求加拿大总督启动此次选举时说:「我们加拿大人正面临一生中最严重的危机。」两周后,联邦保守党党魁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与前保守党政府总理哈珀出席爱蒙顿集会,并向选民说:「你们将在这个国家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上一次加拿大与美国关系成为联邦选举的核心议题是在1988年,当时加美双方在签署自由贸易上存在分歧,被称为「自由贸易的选举」。这次选举显然不能被简化为两党对具体议题的分歧,虽然未来可能会被人们铭记为「特朗普的选举」,但根本上是关乎加拿大在这个新时代的开端应该走向何方,以及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重大抉择。
警惕民主健康发展非必然
两大政党提议大致相同,包括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削减所得税、消除住房建设的行政审批障碍等。然而,基于两党领袖的不同性格、优先施政方针及个人经历,可能令加拿大人难以选择。
博励治的出发点是,这个国家面临最大问题是改变杜鲁多政府过去9年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他把自己塑造成领导重大变革的人。卡尼的出发点则是,这个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特朗普威胁,而他是最适合带领国家度过这一危机的人。
在解决住房危机上,自由党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新的公共机构负责推动可负担住房建造,保守党则批评此举只会在官僚上浪费更多公帑。在犯罪处罚上,博励治承诺将利用「但书条款」推翻法官的量刑决定,自由党则认为这将开创一个司法危机的先例。
在特朗普问题上,虽然两党领袖都表示反击,但在策略上不同。博励治将特朗普挑战描述为一场关税战,最终应该以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甚至可能扩大与美国的贸易而告终。卡尼则认为,特朗普挑战意味两国关系和世界发生了变化,这要求加拿大采取不同的行动,与「志同道合国家」建立新的联盟,重新定位与美国关系。
总之,这些差异可能是基于两位领导人的不同政治利益和诉求。不单是这次选举,在未来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加拿大必须就其与美国的关系做出真正的选择。
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列维茨基(Steven Levitsky)本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美国人「不再生活在民主政体下」,这可能对加拿大人有两点警告:一是关于南部邻居这一庞然大物的未来走向;二是不要认为任何民主的健康发展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