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站停:武汉觅知音(组图)

发布 : 2025-10-1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位于园内的知音雕像。(长江网)



古琴台正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闻一多





【明报专讯】「知音」指通晓音律、能理解他人音乐的人,后来指知己、能体贴心思的挚友,武汉以「知音文化」著名,难道是武汉人知音特别多?

■名物

伯牙失知音

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省会的武汉,是国家历史名城,著名的历史文化遗?有「古琴台」,虽然始建于北宋,但这建筑物的兴建原因,却与春秋时期一段感人的「知音」故事有关。据《吕氏春秋》记载,一名厉害的音乐家名伯牙,擅弹古琴;也有一名擅音律的厉害音乐鉴赏家,名锺子期。有一天,伯牙弹琴,锺子期听得出伯牙所弹的音乐中呈现的意境:有如耸立的高山、清缓的流水等,因此,伯牙视锺子期为知音。可惜锺子期却比伯牙早离世,失去知音让伯牙相当伤心,更从此破琴绝弦,不再弹琴。「古琴台」便是为纪念这段友谊而建。武汉围绕这个知音故事、古琴台,发屾x??「知音文化旅游区」、「知音号」文化剧场,形成「知音文化」。古琴台又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

■知多点

三楚胜境——「古琴台」

武汉在春秋时期是楚国的文化重镇,因此至今一些历史名胜仍冠以楚地之名,例如「三楚胜境」,意指三大楚地,是现今武汉市内的名??o?J??其一是古琴台,另外两个是在唐诗中也有提及的黄鹤楼和晴川阁。

■中华文化知识点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

伯牙因为失去知音而不再弹琴,这并不夸张,传统文化中视「知己」为生命的重要部分,因为人生遇到真正能理解自己的「知己」并不容易,有人甚至愿意为了知己而不惜牺牲。《战国策》中,智伯被赵国君赵襄子杀了,曾得智伯赏识、视之为知己的豫让,为替智伯报仇,改名换姓、变装易容去行刺,多次想杀掉赵襄子,最终事败自刎而亡。他曾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意思是男子汉会愿意为欣赏、赏识自己的人付出生命;女子会为喜欢自己的人打扮。可见古人对「知己」的重视程度。

■名人闻一多

武汉与闻一多

闻一多(1899至1946年),原名闻家骅,是现代诗人、作家。他出生于湖北省,小时候在武汉就学,长大后曾于武汉大学任教。他著有不少经典作品,部分曾是香港的中文学习教材,例如新诗《死水》、《也许》等。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中华小学堂 第06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