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年启动稀土、锂等新一轮「找矿行动」,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图为今年初宣布发现的云南红河州超大规模中重稀土矿的野外钻探现场。(自然资源部)
【明报专讯】中国政府昨天(9日)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连环宣布多项涉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瞄准当前中西方竞争领域前沿的晶片、人工智能(AI)和军事技术范畴。其中,商务部针对稀土相关物项和技术的出口管制即日起实施;商务部、效碢总署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下月8日实施。
据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61号(简称「61号公告」),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晶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晶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AI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逻辑晶片负责运算、逻辑判断功能,是电子设备「大脑」,常见逻辑晶片包括CPU、GPU,后者在AI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存储晶片负责资料存储。
严控军用 「黑名单」企业分支同受限
61号公告规定的出口管制还包括中国原产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以及使用中国原产原材料、在境外制成的稀土产品。61号公告指出,涉军事用途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对象包括境外军事用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及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包括其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机构)。
商务部55号公告针对的超硬材料(人工钻石等)、57号公告针对的钬、铒、铥、铕、镱5种稀土金属及相关制品,被认为是军事、通讯领域的关键材料。这些材料须获商务部批准方能出口,涉超硬材料管制范围还包括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样,受管制的锂电池、人造石墨相关物项除了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亦包括多项制造设备、工艺和技术。这些是中国领先的工业制造领域。
英国广播公司引述贸易专家Alex Capri称,中国收紧出口管制针对美国电子、军事制造业的关键弱点,与美国此前对中国晶片产业的限制措施类似。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研究员Kyle Chan发帖称,中国用特定技术标准针对半导体制造,并将境外控股超过50%的机构纳入限制范围,手法与美国雷同「并非巧合」;他认为,北京不仅想传达「手上握有筹码」,且「能以特定的方式匹配对方的筹码」。
14实体被指反华 列不可靠清单
商务部同日宣布,反无人机技术公司(Dedrone by Axon)、半导体产业分析机构TechInsights、防务企业迪杰恩技术(DZYNE Technologies)等14个外国实体,因与台湾开展军事合作、发表涉华恶劣言论、协助外国政府打压中国企业,决定将之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禁止一系列合作、进出口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