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参观者试用百度开发的「文心一言」聊天机械人。使用人工智能查询问题时,宜多注意内容真伪。(新华社)

有人指令Gemini生成「1789年美国开国元勋的人物图像」时,程式因将华盛顿生成为黑人被抨击,相关功能现已改善。(网上图片)

【明报专讯】有问题想寻求答案时,不少人会依赖网络资讯,例如问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式,或在维基百科找资料。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资料的可信度变得至关重要,你有否想过这些资讯真的可信吗?
■小测验
试代入以下3个接收资讯的情?,判断其可信度。(参考答案见文尾)
(1)Threads有帖文提到,每人每年睡梦中不知不觉平均吞下8只蜘蛛。
(2)从网上一篇文章,你看到某医学期刊的论文提到有多名男性罹患子宫肌瘤。
(3)你的好友告诉你,某明星即将参与一出电影的演出。
■人工智能可信吗?
一般生成式AI模型透过蒐集大量数据建成资料库,再从中训练、学习和生成资料。不过,当我们向生成式AI查询资料时,不能排除有错误资讯混入资料库令AI模型出错,而且AI缺乏文化或情感背景,有可能生成不相关的回应,因此AI模型并非完全可信。
小心AI幻觉
从事研究开发的Here.News首席架构设计师、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毛向??o?J??Isaac Mao)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指出,「人工智能幻觉」(AI hallucination,又称AI幻觉)的现象,意指大型语言模型如生成式AI聊天机械人或电脑视觉工具,虚构不存在或人类无法辗x??察觉的错误资讯,生成废话或完全不准确的输出。例如2024年影像生成工具Gemini被指过分政治正确,避免生成白人男性图像,与事实不符。
■基础知识
认识各项资料来源
我们做事实查核时,要从可信的资料来源查证,以下是常见的资料来源。
学术期刊
例子:《刺血针》(The Lancet)、《自然》(Nature)
学术期刊大多经多名学者和出版人员评审,内容专业准确。被引用次数多的文章,代表在其研究领域十分重要,增加公信力。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每日发布新闻资讯,但部分传媒可能受政治或经济利益等影响,对同一事件或有不同的报道立场及手法。要评估报道可信度,可先了解新闻机构的历史、立场和资金来源,并查看不同传媒的报道以整合全面的视角。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并非完全不可靠,部分资料必须有可靠来源才能刊登,但因任何人都可以编辑,亦有可能有错误资讯或未经查证的内容。
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是当今重要的资讯平台,但同时促使许多假新闻和谣言迅速扩散。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某资讯时,可先查看资讯是否来自可信的新闻机构或专业人士,并到不同平台查核资料真伪。
■参考答案
1. 应查看该资料是否来自可信的新闻机构或专业人士。该资讯是网络迷因,夸大了实际情?。
2. 应先查看医学电子期刊的来源、撰写者是否可信的专业人士。该资讯已证实为论文资料出错。
3. 应先了解好友接收资讯的来源,口耳相传的资讯可信度较低,因资讯传递过程中可能被夸大或曲解。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