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界两候选人 同倡创新助基建提效 霍伟栋吁拆细招标 卜国明促官员有「试错」精神(组图)
发布 : 2025-11-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立?x??工程界候选人兼港大工程学院副院长霍伟栋曾担任不少公职如城规会委员,审议过不少公私营项目,体会到本港建造业成本高昂,与审批时间长及规条门槛高有关。(卢曼盈??o?J??

立?x??工程界候选人卜国明认为,政府??u动基建要多方面松绑,应试验新科技,以将军澳跨湾大桥(后)为例,其双拱钢桥是全港首条采超高强度钢材大桥,较轻亦省成本。(杨柏贤??o?J??

【明报专讯】香港??u展工程被指进度缓慢,政府积极建设的北都有大量基建,如佾x??速提效节省开支是重要课题。第八届立?x??选举工程界议席有两人竞逐,包括港大工程学院助理院长霍伟栋及土木工程处前处长卜国明,二人均强调要将创新思维带入议会。在政府任职近40年的卜国明认为,官员要改变害怕犯错心态,更要有「试错」精神,可引入新科技、新的建筑方式及物料甚至新标准;霍伟栋认为,工务工程招标要加入有利本地新科技条款,大型工程「不但要做大个饼,更要将个饼切细」,分拆招标。
明报记者 马耀森
官员出身 卜冀简化臃肿监管
二人分别接受本报访问,卜国明建议以将军澳跨海大桥作照片背景,他称大桥「双拱钢桥」采超高强度钢材建造,不但节省钢材,成本亦下降,希望藉该项工程带出「香港工程要试新?」信息。卜国明曾任土木工程处长,为官数十年,他以过来人身分分析,政府不愿试新科技是因害怕出错,事实是工务工程整体99.9%没问题,但社会往往将焦点放在馀下0.1%的问题上,每次有事故就要查找不足,结果形成「层层叠」监管制度,「一项简单的工程,涉及大量监管及审批程序,效率自然下降,成本上升,更阻碍了引入新科技」,认为「钟摆倾向一边多年,是时候稍为移向另一边」。
霍倡计分制可本地优先
霍伟栋则以2023年观塘游泳池引入人工智能遇溺侦测系统为例,认为传统招标方式不利引入创新科技。该系统由港大运动人工智能实验室研发,霍是实验室总监。他称项目获政府创科生活基金资助、于观塘泳池试验,「如果靠政府招标是做不成」,因缺乏本地应用经验,难与外国货竞争,认为「计分制度是否可以迁就本地创科项目」加入本地优先元素。
霍伟栋称,政府预测中期的基本工程开支为每年约1200亿元,惟单一招标模式涉及金额庞大,「变成一道闸,闸住了不少本地承办商」,认为要为本地工程拆墙松绑,「不但要做大个饼,更要将个饼切细」,让更多中小企参与大型项目。
「过紧」安全标准可略降
两人均强调工程界要有创新思维,亦认同本港基建安全系数有下调空间,但安全绝不能妥协。卜国明称,一些「过紧」的安全标准可略为调低,「满足到95%的要求,其实可以过关;若要再调升一两个百分点,成本会高得多,施工时间亦更长」,认为北都基建可作为试点,试验引入内地标准。
霍伟栋则称,本港部分涉及工程标准的法例数十年未曾检讨,但科技日新月异,「新的建筑材料不代表不安全」,「外国已运用石膏板建屋,但香港法例是不容许的」。
卜国明另透露,3个多星期前获邀加入经民联,他认为该党与其政纲无冲突,该党亦毋须捆绑投票,故答应加入;霍伟栋自称无政党包袱,目前亦未有计划加入政党。
(立?x??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