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饮食 死亡率降逾20%(图)

发布 : 2017-6-2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本草纲目》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刊登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 10个饮食因素与心脏病、 脑卒中、乙型糖尿病导致的死亡有关。针对这些因素改善饮食行为、制定卫生政策,能遏制多种慢性病的蔓延。

美国塔夫茨大学的研究者分析了1999 - 2002年、2009 - 2012年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调查中的统计数据,发现10种食物的摄入习惯与慢病息息相关,包括水果、蔬菜、坚果、全谷物、未加工的红肉、加工肉制品、含糖饮料、多不饱和脂肪酸、来自鱼类的欧米伽-3脂肪酸、钠。2012年美国心脏病、脑卒中、2型糖尿病共导致70多万美国成年人死亡,分别占72%、18%、10%左右,其中45%由不健康饮食行为造成。

专家点评说,若能制定政策,对一些人群进行营养干预,不仅会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死亡,还可降低不同地区、人群的健康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2015年一项涉及10万人的调查显示,心血管健康状态较差者高达3/4,心血管状态中等的人不到1/4,而健康状况理想者仅为千分之二。该研究从行为健康、身体健康两方面评估,其中前者包括不吸烟、体质指数正常、体育锻炼达标、饮食健康,仅有千分之七的人全部践行了,最难做到的是保持健康饮食行为,仅有1.6%的人能坚持。

吃盐太多是最危险因素

美国的研究发现,因高钠饮食、坚果吃太少、加工肉制品吃太多导致的死亡排名前三。

高钠饮食

该种饮食习惯在2012年导致6.6万美国人因慢病死亡,占总死亡率的9.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告诉记者,食盐过量会使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中国居民每天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从1992年的12.9克、2002年的12克,下降为2012年的10.5克。虽有改善趋势,但还处于过高水平,需继续限制。每人每天的盐摄入量推荐少于6克,烹调时建议使用限盐罐和限盐勺,控制酱油、鸡精、咸菜等高钠食物的摄入。

坚果吃得太少

每天摄入少量坚果可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针对核桃、巴旦木、开心果的研究均表明,用完整的果仁替代烹调油脂,可控制「坏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心脏病、脑卒中发作几率。坚果脂肪含量较高,要控制量,建议放到三餐中食用。榛子、杏仁等纤维含量高,饱腹感强,用餐时吃一些不会额外增加总能量。若作为零食来吃,每天可吃一汤匙去壳后的坚果。消化不良者可将坚果打碎或磨成酱吃,血糖、血脂较高者要整粒吃。膳食指南推荐每周食用坚果60克。

加工肉制品摄入太多

加工肉指用盐、亚硝酸钠(或硝酸钠、硝酸钾等)腌渍的培根、火腿、灌肠、腊肉、熏肉等,既含微量致癌物,盐分又高。研究表明,加工肉可能增加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的风险。因其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对胰腺癌、前列腺癌等有诱发作用,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加工肉列入致癌食物名单。

欧米伽-3脂肪酸缺乏

因海产品摄入不足导致的欧米伽-3脂肪酸缺乏,这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鱼类,广告中常说的DHA、EPA是典型代表,对降低血管炎症反应非常有益。然而,中国每人每天鱼虾摄入量仅为23.7克,远低于40克 - 75克的推荐量。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脂肪相对较少,建议一周吃两三次,三文鱼、黄花鱼等都不错。

不爱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果蔬,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风险较低。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果蔬摄入过少列为十大死亡高危因素之一,会在全球造成约31%的缺血性心脏病、19%的胃肠道癌症和11%的脑卒中。中国成年人每日推荐摄入蔬菜300克 - 500克、水果200克 - 350克,可概括为「半斤水果一斤菜」。「一斤菜」是指烹饪前的重量,经烹饪后也就两小碗。建议大家每餐有蔬菜,每天吃水果。

改善饮食直接降低死亡率

美国的研究发现,虽然美国人饮食上还有诸多问题,但相比2002年有明显改善。10年间,美国成年人因慢病导致的死亡年均下降26.5%,得益于饮食行为的改变。比如,坚果虽然吃得还不够,但比10年前已经多很多了,慢病死亡率下降18%。还有两点好的饮食行为值得提倡。

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这使美国人的相关慢病死亡率下降20.8%。不饱和脂肪酸可细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后者摄入不足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全球每年有超过71万例心脏病死亡源于欧米伽-6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不足。大豆油、亚麻籽油、山茶油等植物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每天以25克为宜。增加水产品和坚果摄入也能补充。

限制饮用含糖饮料

减少摄入含糖饮料使美国慢病死亡率下降14.5%。甜饮料的基本成分相似,主要是水(80%以上)、糖(0 - 15%)和各种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香精、稳定剂、增稠剂等。2010年,甜饮料造成13.3万美国人死于糖尿病、4.5万人死于心血管病、0.6万人死于癌症。中国人,尤其是孩子摄入含糖饮料越来越多,肥胖率明显升高。白开水是老少皆宜的最佳选择,绿茶、菊花茶、柠檬水、绿豆汤也不错。还要少吃含糖点心,膳食中少添加糖。

尽管一些饮食习惯有所改善,但10年间,美国人摄入未加工红肉相对增多,使相关慢病死亡率增加14.4%。中国居民肉类摄入量也逐年增高,2012年每人每日猪肉摄入量比2002年增加了26.6%。过量摄入红肉可增加男性的全因死亡率,以及糖尿病、结直肠癌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日畜禽肉摄入量应控制在40 - 75克,建议多用禽肉、鱼肉替代红肉。

增加全谷物的摄入也能防慢病

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加工,仍保留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麸皮及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维他命、矿物质及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全谷物可降低直肠癌、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过度加工导致B族维他命、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都可能增加慢病风险。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建议一日三餐都要摄入充足的谷物,每天吃50 - 150克全谷物和杂豆类,将小米、玉米、燕麦等直接作为主食,还可将芸豆、花豆、绿豆等煮松软后融入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