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盛夏注阳气(组图)

发布 : 2017-7-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冬病夏治:夏季要养阳气。虚寒体质的人可趁著暑热天时,透过日晒、中药、艾灸、天灸等不同方法,把夏天阳气注入身体,治疗寒性疾病 。(humonia@iStockphoto、AH86@iStockphoto、EastFenceImage@iStockphoto)



白术



防风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天灸,还可以透过中药、艾灸、拔罐,甚至简单的日晒,趁著阳气旺盛的夏天,把阳气注入身体,治疗虚寒性疾病,改善体质。偏偏香港人在夏天长时间躲在冷气间、避开日晒、不爱出汗,无法把阳气注入身体。

图:资料图片

文:锺启福(注册中医)

冬病夏治 多用天灸等温性疗法

夏季养阳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原则。

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夏天皮肤腠理处于开泄状态,通过排汗使体温达到平衡。但都市人长时间在冷气环境下工作,皮肤腠理便会进入闭合状态,汗液排出不畅,影响正常代谢;加上夏季潮湿炎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细菌和病毒繁殖,室内外温差大,户外出汗后即刻到室内吹冷气,容易「摄亲」冷倒感冒。

为减少这种情况,虚寒体质的人最好利用冬病夏治这方法温煦脏腑,以温性治疗去调动体内阳气,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把握夏季阳气旺盛的时机,驱走寒性疾病。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内服中药、天灸、艾灸、拔罐等温性疗法。原理是在夏天阳气旺盛的季节把阳气注入身体,从而治疗虚寒性疾病,改善体质。对于容易感冒、咳嗽、哮喘、肠胃病、经痛、慢性关节痛、怕冻、手脚冰冷的虚寒性体质者,都可以通过温补阳气去增强体质,改善脏腑缺乏阳气的状况,从而减少疾病。

天灸及晒太阳是其中两个比较简单有效、又符合经济原则的养生保健方法。天灸疗法乃根据中医学「冬病夏治」及「春夏养阳」的理论,以经络穴位及中医时间学为基础,选用芳香、辛温之品研末调制,在每年「三伏天」,在穴位敷贴药物去改善阳虚体质,以达到祛除寒邪、提升人体正气之功效,以消除病根恢复人体正常的功能。

天灸疗法经常用来治疗哮喘、鼻敏感等上呼吸道过敏性疾病。鼻敏感容易见于体弱儿童及办公室工作人士,因为他们先天禀赋不足或缺乏身体锻炼,加上时常在冷气环境下工作及过多冷饮,都是形成虚寒体质的重要原因。

三伏天灸对于体质虚寒的人及许多虚寒性的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即使没有阳虚徵状的平和体质,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都可把三伏天灸作为强身健体的方法。

孕妇 皮肤敏感 不宜天灸

天灸疗法既具有穴位调节作用,又可通过药物在穴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加以结合时间治疗学为特色,在三伏天期间接受治疗,达到祛除寒邪、宣通经络、提升人体正气之功效,消除病根恢复人体正常的气血平衡。然而,孕妇、皮肤过敏及发热人士都不适合天灸疗法。

天灸大多选用背部穴位,贴药时间一般为一至两小时,因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贴药后如有局部痕痒、灼痛等,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而小孩或皮肤较嫩薄人士可适当缩短贴药时间至半小时。

贴药后两小时内不宜洗澡,特别是冷水浴。在饮食忌口方面,贴药后一周内忌食生冷、辛辣食物,慎食易化脓的发物,如鹅、鸭、牛肉、海鲜、花生等易致敏的食物。

中医教路:防病6招 运动后不宜冻饮

阳光猛烈时段不能过度暴晒,要补充足够水分

夏天气温炎热,易出汗,所以运动不宜过度剧烈,以免中暑

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身体,将体内湿气排出

运动后不宜即时用冷水降温,会使寒邪进入体内,损伤阳气

夏天要注意饮食卫生,易生肠胃炎、霍乱、痢疾等传染病

出汗后不宜即时吹风,否则容易「摄亲」冷倒感冒

玉屏风散预防感冒

除了天灸、艾灸、拔罐等温性疗法,内服中药亦能做到冬病夏治,其中玉屏风散便有固表益肺,预防感冒的功效。对于夏天容易出现疲倦、出汗、恶风人士,更加适宜。

玉屏风散

材料:黄耆3钱、白术5钱、防风3钱、大枣(去核)4枚、生姜3片

做法:将大枣以外的材料研末;每次3钱,每天2次,加大枣煎汤送服;或将所有材料放锅中,以600毫升清水煎成200毫升即成

用法:每天两次,每次一杯,早上或午时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