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睡去 馀韵留沙田 两岸三地文坛同致哀 台中山大学:憾失「镇校之宝」(组图)

发布 : 2017-12-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余光中1974至1985年间任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曾任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培养出不少活跃于香港文坛的作家。(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海围著山,山围著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沙田山居〉是不少香港人接触过的余光中散文。曾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昨在台湾高雄逝世,享寿89岁。两岸三地教育界及文学界同表哀恸,台湾中山大学副校长表示,余光中是该校「镇校之宝」。

明报记者 方婵珠 刘利 邓力行 黄津琪 叶真真

享寿89 上月中风一直昏迷

余光中昨上午10时4分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于高雄医学大学附属医院病逝。其女儿余幼珊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说,父亲刚过世,家属都很伤心,不便受访。高雄医院副院长黄尚志表示,余上月27日入院后一直意识不清,无法说话,处于昏睡状态。医生诊断他为急性脑中风,即日送往神经内科。黄尚志指余年纪大,容易呛咳,住院期间陆续出现心衰竭及肺炎等。至本月8日余病情恶化,要转入深切治疗部,家属考虑到他的年纪,签署放弃急救同意书,不插喉管治疗。至前晚家属要求陪伴余左右,并由ICU转到普通病房,昨日病情持续恶化,在家人陪伴下平静离世。

作品围绕乡土情怀 三地教科书皆录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年幼经历战乱,辗转到南京、重庆、上海、香港及台湾多地,其作品也多围绕乡土情怀,两岸三地教科书均有收录。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今年10月26日,台湾中山大学为他举办九十大寿(虚龄)庆生会。余妻范我存、逾百名朋友及学生出席生日会,当时余动作缓慢,说话轻声。中央社报道,余在生日会看纪录片、切蛋糕,非常高兴。但他和好友问好时,偶尔忘记友人姓名,需要提醒。他以台语自嘲「头壳坏去」(头脑坏掉),引来现场笑声。

余光中的好友、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黄维梁昨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对余离世非常难过。黄维梁是余光中作品〈沙田七友记〉中最后一人,同于中大教学,份属好友。黄说,6月中曾到高雄看望余,10月28日又去台湾贺寿,还带去香港一班友人制作的《余光中香港时期》纪录片。听到余入院后,他原打算周三飞到台湾探望,但短讯联络时,余的家人劝他暂时不要来,「想不到他今天就走了」。中大中文系及联合书院发新闻稿慰问家属及赞扬余光中成就。

两年前跌倒后身体差 坚持写作

联合新闻网访问余光中的朋友、出版社总编辑陈素芳指出,余两年前在家中跌倒后身体大不如前,仍坚持写作,今年曾给出版社一本评论集文稿《从杜甫到达利》,收集各种诗、画评论,亦是余光中遗作。出版社原预计明年余光中九十大寿时出版。

两岸三地各界纷纷对余光中辞世表示震惊及哀恸。台湾中山大学称非常震惊与遗憾,余光中在该校任教32年,深受全校师生爱戴,作育英才无数,是学校「镇校之宝」。校长郑英耀表示,校方将全力协助家属办理后续事宜。台湾总统府表示,蔡英文得知消息后表示哀悼,称余的作品启蒙了许多文艺青年。

余光中离世亦引发内地网民集体缅怀,重温其〈乡愁〉、〈月光光〉、〈当我死时〉等诗歌,并留言「先生,好走」。其新诗〈当我死时〉,曾留下「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等名句。「#余光中逝世」关键字位居微博热门话题第二位,截至昨晚10时已经被搜寻超过7000万次。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明报报料热线: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