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专栏:《政府医生与流感疫苗》

发布 : 2018-4-0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文 麦炜和

本文出街之日,相信流感高峰已告一段落,疫苗风波亦已成为旧闻,但没关系,盖世事总会重演又重演(正如人类也从不懂得经一事、长一智),到年尾下一轮流感爆发,旧闻又变新闻了。

多年以来,尽管香港特区政府大力推广流感疫苗,市民对其认受仍持续低迷、毁多于誉,这要归功于所谓的KOL,他(她)们随口一句或一段留言,影响力已胜过微生物学家千言万语。

前者最常用的argument是接种疫苗会未见其利、先见其害,打针后发烧、敏感……不特止,更会沤出吉巴氏症兼(无厘头的)变种劲菌,最要命是流感针会对小朋友造成长远副作用,好像(同样无厘头的)自闭症、水银毒、DNA植入,祸延终身。至于好处,疫苗虽能避免部分接种者患上流感,然而,不管专家或制造商,也不敢担保疫苗百分百有效,实情是接种了仍有机会染病。既然流感针打又衰唔打又衰,不如索性用疫苗以外的方法抗疫,饮多点水、煲多点醋、拜多点神。

每年世卫会根据流行病学数据,预测来年影响南、北半球的流感病毒株,然后向医药界发出制造疫苗的指引,这程序部分人会解读为买大细、拿全人类做白老鼠。但凡预测,便有机会对,亦有机会错,可是世人会视预测正确为理所当然,假若估计失准及最终导致流感疫潮,世卫便会受千夫所指。再者,纵使疫苗确能减低感染机率,这好处却是受惠者难以察觉的,相反,注射了疫苗但仍染病或出现副作用,当事人便会即时想起及怪罪是那支衰针作祟,毕竟,看见失败,永远比看见成功容易。

政府医生跟流感疫苗很相似,我们每天默默地巡房、诊症、做手术,让大量市民受惠,但外人不会留意,媒体不会报道。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倘若发生医疗事故,甚至无关失误的医疗损伤(没有医生是零失手、零失败的),虽是个别事件,也会被大肆报道。

还有坊间不少茶馀饭后缺乏话题的KOL,他们与政府医生虽无过犯,却单凭道听涂说便振振有辞地批判后者、批判医学。如此这般,政府医生的恶名,与流感针已不遑多让了。

犹幸公立医院不时也出现逼爆急症室的惨况,市民苦等三五七个钟无非为见医生一面,证明大家有难时仍会想起我们(在下总算老怀安慰),就如流感爆发伤亡枕藉后,港人也会醒觉涌去打预防针,直至全城断货、一针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