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x??义使者齐「公审」 网络传言要小心(组图)

发布 : 2019-3-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2013年,一名母亲声称自己的婴儿被抱走,引起网民恐慌。岂料,真相是母亲发现女儿死亡后,当垃圾弃置,再虚报女儿被拐。



2013年,有网民拍得在闹市街头,有男性遭其女友连掴14巴掌,事后女方遭网民起底并冠以「14巴港女」之名。



2017年,有人声称于元朗一间食肆的门外,拍得疑似死去狗只,该店被质疑卖狗肉。最初网民纷纷谴责小店冷血,后来食环署抽取食物样本化验,证实样本是羊肉。(动物生命纠察队facebook专页)


【明报专讯】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拿起手机拍照、录影,更可随时随地上传相片或影片到社交媒体、网上论坛。当遇到不公之事,不少人宁愿偷偷拍下来,再以正义之名放到网上让大众审判,却未必会作出如当面表达意见或调停等实际行动。最终,事情大多演变成网络上的口诛笔伐,引致难以估算的回响和后果。面对网络公审,我们该如何面对?又如何做个有道德而负责任的网民?

■现象分析

这是网络审判的时代

由于网络的匿名特性,网民毋须表明真实身分便可畅所欲言,使人容易忽视道德操守和言论责任,肆无忌惮地发表见解,甚至恶意攻击或对他人「起底」。网络传播速度快且广,消息会被转载及广泛流传,瞬间掀起炽热的讨论,纷纷声讨当事人。这些公审的行为,往往打?伸张正义的旗号,企图借助群众力量向当事人施压或讨回公道,以致更多人把自己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放上网络评论,形成「网络公审」文化。

自以为伸张正义 形成网络公审文化

网络公审大多由生活琐事引起,人们言行稍有差池,便可能成为公审对象。公审「杀伤力」可以非常大,甚至演变成网络欺凌,侵犯被公审者的个人私隐,严重滋扰其日常生活,造成心理创伤及压力。例如2018年内地四川省一名女子在游泳池疑遭两名少年故意触碰冒犯,其丈夫因而把少年的头按入水中教训,后来双方冲突的影片经剪辑后被上载到网络,影片不完全反映事实真相,令男女事主遭一众网民攻击、起底及公开其身分、工作地方等私隐,数日后,女事主疑不堪舆论压力自杀。事件经媒体披露真相后,网络焦点一转,变成一面倒指摘及抨击肇事男孩及其父母。从中可见网络公审的可怕,也警惕大众网络言论的威力,究竟谁有权公开他人私隐?谁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你会成为网络欺凌的「帮凶」吗?

不分青红皂白 或成网络欺凌「帮凶」

网络公审犹如双面刃,你若其身不正,即使企图公审他人,也可能反被公审。2019年2月,有女乘客在facebook公审一名穿西装的男士在轻铁不让座,结果反被不少网民公审,称她「懒正义」、贬低他人抬高自己,更遭到起底。显然,不少网上评论者只凭主观喜恶和价值观发言,没有客观而清晰的理据,若理据不足,有时反会遭到网民攻击。

保持客观理性 避免未审先判

网络公审中的资料未必全面及真确,甚至有人蓄意误导,另有所图。2013年11月,一名母亲在网上声称在九龙城被内地人问路后,其6个月大婴儿就从婴儿车不见了。网民对此感到气愤,在网上公审、批评、怒斥内地人来港犯案。不少热心网民,包括影视红星,纷纷于网上转载女婴的相片及资料,希望早日寻回。岂料约10日后,警察拘捕女婴母亲,称她发现女儿死亡后将尸体当垃圾弃置,再虚报女儿被拐带。网络公审充斥网民的主观意见,缺乏客观调查、确实证据及当事人的辩解,假如单凭公审者的片面之词,未经审讯而断定当事人「有罪」,并不公道。所以,要避免成为公审事件的帮凶,参与网上讨论时应保持理性客观,避免一时意气,未审先判。

■媒体素养

明辨真伪 三思后留言

网络公审的支持者认为公审可以伸张正义,警诫行为不义的人,而且事情值得被大众讨论及关注,才会成为网络公审事件,具有「警惕世人」的作用,提醒人们小心行事。反对者则认为公审滥用网络平台,容易产生误会,更会对当事人造成困扰,性质和后果与恶意欺凌无异。到底网络是促进沟通交流的工具,还是攻击及伤害别人的武器呢?关键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

香港是言论自由的社会,我们珍视网上自由表达意见及讨论的空间。正因如此,大家更应清楚了解个人言论的责任,在参与网络公审前,不妨先思考下列问题:

(1) Who——谁在网上发放这则公审消息及资料?

(2) What——发帖者提供了什么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及完整?

(3) How——我对事件有怎样的看法?我的看?x??否理性及具同理心?

(4) When——这是留言的适合时机吗?我的留言会否对自己或当事人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希望大家在网上留言时能持守以下的价值观,就事件客观理性地讨论,对事不对人,避免「跟车太贴」。

明辨真伪

公审事件多由发帖者主观角度出发,仅从标题已见其预设当事人「有罪」的立场,公审内容或只显示事件的一部分,而非客观事实的全部。故评论或转发公审内容前,应先查证是否属实,不要妄下判断,分析其传达的信息、意思和价值观,再以理性及客观的态度判断资讯真伪。身为媒体使用者,大家应培养媒体素养,避免被虚假及不全面的资讯误导,变成散播谣言的帮凶。

同理关爱

在网上的留言或转发看似微不足道,但尝试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便可知公审将对他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包括情绪困扰、进一步被「起底」、社交生活断绝,甚至萌生轻生念头。当他人因自己的轻率留言而受苦,理应感到后悔和内疚。因此,在网上讨论及留言前,应仔细思考自己的言论会否损害他人的声誉、利益及情绪等。

谨慎负责

在避免伤害他人的同时,网民也应保护自己,例如注意网上言行及减少网络足?。在发表意见前,应深思自己的言行会否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导致网上报复,自己则变成公审的受害者。因此,凡事要三思而行,逞一时之快或得不偿失。

减少网络足?是有效预防被「起底」的方法之一,包括避免透露个人资料、避免使用相同的帐户名称注册不同讨论区、避免使用真实姓名注册等。若要杜绝「起底」,除了妥善保管个人资料,更不应以任佾x??式参与「起底」,以保障所有网络使用者的私隐。

最后,如果大家曾经参与评论或把网络公审事件错误传播开去,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向当事人真诚致歉及向相关人士澄清,以免谣言愈传愈盛。

■网络词汇

谁是「图夫」?谁「炒车」?

网络公审主要发生在社交媒体,网民并创出不少独特的词汇,以形容网络公审的行为及角色,认识相关词汇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网络公审事件。

网路公审的资料未必真确及全面,甚至有人有意图地滥用网络公审,误导网民批评、攻击当事人,直至当事人澄清或有其他证据出现,证明公审内容并非事实,之前留言批评的网民便因「跟车太贴」而「炒车」。

跟车太贴原意指在道路上驾车时与前车距离太近,当前方急煞车时,容易撞车。网络文化的「跟车太贴」,便是在网络公审或讨论时,网民对事件十分关注,紧贴事件进展,并迅速表态及回应,但往往未有了解足够资讯,看清全盘事实。「炒车」则指网民判断错误,可能先入为主而支持发帖者,待真相逐渐曝光,才发现发帖者的资讯有误,立场偏颇,但自己已留言抨击公审对象。

除了把亲身经历上载到网络公审,有些网民会在社交媒体截图,摘取其他用户的帖文、图片、留言,然后公审,网民俗称他们为「图夫」。当被公审者受到网民群起批评、攻击、谩骂,通常会删除帖文,避免网民继续狙击。图夫一般会关注网上热烈讨论的事件,藉?截图并上载到各个网络平台,让公审事件延续,无法平息。或许因为「图夫」对当事人「咬住唔放」,网民便以「屠夫」的谐音形容他们,表达其行为咄咄逼人。

文:香港青年协会媒体辅导中心

[通通识 第5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