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分众化 商机转捩点(组图)

发布 : 2019-4-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4月5日,一名模特身著具有布依族传统元素设计的服饰走秀。(中新社)



2016年2月28日深夜,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在太原正式关店。(中新社)


最近爆发香港多家服饰品牌开始走向没落,引发各界对时尚品牌消长的关注。近年来两岸都有企业投入品牌的经营,有成功也有失败。事实上,国际流行时尚界也常常出现品牌的兴衰,也反映出时尚迷对品牌的忠诚度与否,尤其是处在当前快速变迁的时代,以往过时的时尚观,恐已不合乎现代人追求时尚的脚步。

随经济进步、消费观念升级,也让民众对「时尚」定义从过去精品至上的时尚观,一路到「快时尚」崛起,再到强调自我认同与特色等演变,都让时尚一词逐渐「分众化」,对应的产业企业同样得不断跟上时代,无论是结合科技、电商的「线上线下合一」,又或调整、模式的经营效率,从LV到Zara都得一样投入厮杀战场,毕竟过去的品牌荣光,绝不等于消费者与买单的保证书。

至于台湾、香港过去如Bossini、达芙妮等知名品牌,如今表现却已黯淡,是否表示时尚业未来没有台湾品牌空间?商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建彬认为也不必然,在精品时尚与快时尚外,例如「无印良品」或「小米」主打的简约时尚,以及C2M(客对厂)模式抬头下,台湾纺织业其实具备强大制造力,或许能关注这块领域。

小众品牌 两岸正起步

在大众消费者对Zara、H&M等快时尚品牌失去新鲜感,却又无法承担高价奢侈品时,具合适的性价比、且独具特色的台湾小众品牌恰恰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新鲜感的期待。

观察近年中国大陆也正兴起「国潮」时尚风,从「李宁」这个国产运动品牌登上2018年初纽约时装周上走秀就是明显案例之一,尤其对于95后、00等的消费主力军来说,追求符合「小众自我」的品牌思维更为明显。

时尚精品 业绩受冲击

因此,面临「时尚分众」冲击,首波恐属大批欧美精品品牌,已经不再如过去受到「疯狂追捧」甚至出现业绩上的冲击。举例来说,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于4月1日就在上效碢闭店面,而这已是近期在上效碢闭的第4家门市。

事实上,近年来Burberry业绩不如过去理想,除股价持续下跌,甚至传出品牌将被收购消息。据《北京商报》引述派尚服饰搭配学院院长康蓝心说,品牌关店最重要原因还是控制成本,在业绩下滑之下,关店是最直接方式。

王建彬分析,这些时尚奢侈品牌如LV、Gucci在大陆市场都进入成熟期,加上时尚偏好的分众下,不再是什么都能卖、什么都能赚。为维持业绩,观察主要应对在于加强商业模式与行销调整,让经营更有效率,例如产品定位更精致化、行销更高效,透过精准投放重点产品却卖更好。

据中国媒体《华丽志》分析,时尚产业面临重要挑战是如何跟上技术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认为策略可归纳为几点,包含品牌组合升级,拥有更高溢价能力的品牌,并对不同客层市场布局;透过财务投资新锐品牌、收获成长红利等模式,以及挖掘大陆市场红利等。

但面对挑战绝不只精品品牌,连前几年当道「快时尚」也面临变迁冲击,包含实体店租压力、业绩衰退与积极抢进电商助力等趋势。以被视为全球快时尚巨头的Zara为例,母公司Inditex SA在2018年度的门市租金就创下24亿欧元的新高纪录。甚至其他类似品牌更迎来寒冬,先是来自英国的Topshop、New Look先后宣布大规模关店;美国Forever 21更彻底退出法国与台湾市场等。

快时尚 面临转型冲击

此外,时尚零售市场随著网路和科技革新,更快速推动消费者购物频率,也让「线上结合线下」成为快时尚兵家并争。无论H&M、Zara或优衣库(Uniqlo)都处于数位化转型阶段。

例如H&M通过与天猫合作,从去年9月举办首个天猫超级品牌日,让H&M获得阶段性的成绩,让近期财报亮眼,2019年将继续加大线上的投入。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快时尚品牌近几年整体成长乏力,这跟难以接触到大陆较低线级的城市有很大关系,因此为推进到消费持续成长的中国三四线城市,这些品牌需要依靠天猫等相关电商平台,并通过平台意见反馈,了解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据此做调整以至于整体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