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得奖:求真路漫长 打场持久战(组图)

发布 : 2019-5-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在香港报业公会「2018年香港最佳新闻奖」共夺14奖,部分得奖编采同事难得在报馆天台聚首合照:陈浩谦(左起)、梁崇碧、黄俊锋、林浚源、张炜明、罗霈颍、曾晓玲、潘晓彤及佾x??慧。



港闻记者罗嘉凝表示她很喜欢「周日人物」这个栏目,「可以做人物专访,用人性化角度写古仔」。



侦查组经常触及敏感题材和资料,有独立的房间,做好保密工夫。



平日惯了拍摄别人的摄影记者锺林??o?J??左起)、赖俊杰及苏智鑫,因在报业公会新闻奖夺奖,这回变成受访和被拍摄对象。


【明报专讯】「求真」,知易行难,香港报业公会今年公布的「2018年香港最佳新闻奖」,正肯定了一班《明报》记者努力求真、发掘真相的成果。夺得「最佳独家新闻奖」冠、亚、季军的《明报》侦查报道,揭露社会大众关注议题的背后真相。求真过程漫长,要从文件堆中找出端倪、与「报料人」建立互信、与涉事者对质,然而更多时候是花了心力、脑力,才发现「做完得个桔」。侦查专题组采访主任林浚源说:「面对失败例子才最难,而且要忍受到不断的打击。」

「郑若骅僭建风波」系列、「沙中线剪钢筋丑闻:政府3年前知礼顿擅改则」及「环联信贷资料库保安漏洞」3宗报道夺得佳绩,一班侦查组记者强调这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感开心之馀,亦肯定了他们付出的努力。林浚源说,3宗报道的部分内容均可从不同的公开资料取得,如佾x??用那些公开资料,以多角度展现事件,才是最困难,亦是他为组员感自豪之处。

由零开始 发掘争议点

有份参与3宗报道的侦查专题组记者罗霈颍认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文件、找出重点,是最花工夫及心力的一环;有文件的尚可从中找寻蛛丝马?,若没有文件又没有人「报料」,记者只可以一步步由零开始,发掘争议点,「整个过程好漫长,是一场持久战」。

僭建风波的报道更是与时间竞赛,从记者怀疑郑若骅家中有地牢,到取得图则等文件,再要证明地牢的存在,统统希望在郑若骅上任律政司长前完成。

参与报道的时任侦查专题组资深记者张炜明笑言,「当时天马行空想了很多方法(去证明地牢存在),但都不可行,试过想扮送货、肚痛借洗手间」,幸而现在有航拍机,在政府公布人选前一晚,摄影记者拍到郑宅有一条通往地牢的楼梯,报道才赶及郑上任翌日刊出。

传媒道德与维护公众利益

至于环联信贷资料库的报道,林浚源说,是在「误打误撞」下发现漏洞。林强调整个报道只为了公众利益,绝非针对任何人或公司;他们亦确保测试漏洞过程符合新闻操作守则,小心处理当中的个人资料。新闻系毕业的侦查专题组记者陈浩谦说,环联的报道是课堂以外活生生的例子,体现到传媒道德及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

一直跟进沙中线丑闻的一般新闻组首席记者黄俊锋,亦有参与沙中线的侦查报道,他忆述记者要得到报料人的信任才能取得文件,又要在短时间理解充满专业字眼的文件,过程绝不简单,故完成报道后满足感很大。

最困难:发掘新闻阶段

侦查报道往往揭发涉及政府部门、官员、名人及不同团体的丑闻,为免报道「出街」后被质疑不准确,记者的求证工作必定要做到天衣无缝。林浚源说,在侦查组工作,最困难的不是埋头写报道,而是发掘新闻的阶段,因侦查组与其他部组不同,没有「日常」工作,若记者不主动发掘新闻,就没法做下去。

■1 周日系列

走访城中大小事

《明报》「周日人物」的「大桥?弟命 折腾没完了」人物专访与「星期日生活」版的「大场小馆系列」报道,亦分别在报业公会「2018年香港最佳新闻奖」获奖。虽然人物特写是以访问为主,但同样重视求真精神。凭?周日人物专访获奖的一般新闻组资深记者罗嘉凝说,有时受访者也会记错事件的时序,故记者必须再三确认。

港珠澳大桥通车之际,罗嘉凝想从另一角度探讨大桥,便想起了工伤情?。她找来了工业意外死者的亲属谢先生,但谢因父母曾被其他传媒骚扰,本不欲受访,幸而他对《明报》有信心,专访最后才得以成事。罗嘉凝说很喜欢「周日人物」这栏目,「可以做人物专访,用人性化角度写古仔」。

另一边厢,记者闲游展览,却发现展览内容有问题,触发「星期日生活」版的「大场小馆系列」面世。「星期日生活」组资深记者曾晓玲及记者潘晓彤均说,现今香港满布各式各样的艺术场地,但甚少报道会发掘经营场地的故事,故相关艺术家受访时都滔滔不绝。「大场小馆系列」对于受访者来说同样重要,可说是历史的重建,总结各人的经验,才知未来的路要怎样走。

「星期日生活」的排版与一般新闻不同,即使3000多字的稿件也不会让人觉得难以阅读,但网上版则未有特别排版,曾晓玲说希望公司能跟?时代走,用不同方法在网上展现他们的报道,以配合「非报纸群」读者,不要浪费记者的努力。

曾晓玲曾任编辑,「真心觉得『星期日生活』是一个奇怪的空间,你想到什么,佢会由你做、由你碌」。中文系毕业的潘晓彤则希望以文字,将一些大家平常会视而不见的事写出来,因为「一个人生活,所有事都过得很快,透过文字表述、整理思考」,而在「星期日生活」的经验「会令我好留意社会发生什么事,也是自己的个人成长」。

■2 口碑好 吸人才

记者盼合理待遇

行内人常说,「记者3年一代,5年是大限」。年轻记者大多因看不到出路,在入行5年内都会转行。是次获奖的记者大多十分年轻,都因听闻明报处事严谨、有一定公信力而加入。大家都认为要跨过大限,公司应给空间让记者发挥,但同时相称的待遇亦重要。明报助理执行总编辑刘颂阳明白同事的诉求,勉励同事要有韧力与耐心,公司会继续为同事争取更多。

大部分记者与侦查专题组记者梁崇碧一样,因得悉明报在行内口碑好、报道真确而入行。他认为明报能给予空间让记者发挥,同事亦会提供协助,例如提供不同人的联络方法及蒐集资料的技巧等。有记者更说加入明报后,不同立场的人都比过往在其他传媒更容易答应受访。

因「飞雪连天空前绝后 笑书神侠荣登殿堂」而获最佳标题奖的编辑佾x??慧,谦称获奖实在令她惭愧,因标题是由「二审」(编辑主任)及总编合作的成果。她解释编辑的角色是要为稿件把关,做事实求证、检查错字,并以版面语言协助读者掌握新闻重点等。她说起初因自己工作较马虎,经常感到辛苦,幸而在二审等人细心教导下,终适应过来,即将跨过「5年大限」。

刘颂阳说,即使他入行时亦曾为自己定下「大限」,后来发现不论做了多久,所累积的经验也不够,最终「做完两年又两年」。他明白同事希望得到更好的待遇,「如果你说明报人工很低,它一定比上不足,比下有馀;这份工可以令到你有充裕生活,但不会是奢华的」。他认为做记者要有韧力与耐心,年资不同,眼光也会不同。

■3 快门记录世界

考验摄记触觉反应

按下快门,摄影记者记录历史时刻。有时候,一张图片更胜千言万语,每篇报道配上一张富故事性的新闻图片,令文字内容更丰富。摄记工作绝不如旁人所见般容易,要有新闻触觉,用一张相精准地交代报道背后的故事。无奈社会给予摄记的空间愈来愈小,采访区愈来愈窄,摄记更难发挥,获奖明报摄影记者苏智鑫慨叹,「这都是报纸上看不到的事」。

10月1日国庆日,大家满心欢喜出海看烟花,却在2012年发生撞船,39人死亡,其后每年都有市民自发悼念,摄影记者赖俊杰去年就看准烟花在天上绽放一刻,拍下《烟花一旁,默悼海难》的冠军图片。他记得拍摄当天现场气氛凝重,他希望大家去玩去开心的同时,记得香港这段悲惨的历史。

不论风吹雨打,摄记仍要走到街头寻找这个城市里值得记录的一刻。去年超强台风山竹来袭,人人躲在家中之时,明报助理图片编辑锺林枝却千辛万苦走到红磡,遭玻璃碎及风雨不断打面。看?走?,眼前突然有个「流动垃圾桶」走过,他只好硬?头皮,一边留意上方,生怕铝窗坠下,一边顾?构图,拍下《窗框随风舞,垃圾桶护身》的得奖图片。他认为摄记反应要够敏捷,「记者生涯原是等」,若摄记集中力不足,一个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个突如其来的重要时刻。

在澳门逸园狗房拍下格力犬《弃将》图片的苏智鑫相信,因他被相中的狗打动,抾x??了自己的感受,令相片更触动别人,「一张相要有故事,要帮到人明白故事,摄记自己都要有看法」。

■4 跨组合作

展示更完整报道

除了记者日常在各自部组里工作,遇到重大新闻议题时,部组之间也会合作,各自发挥所长,务求向读者呈现最完整的画面。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及金融海啸10周年,各部组于是合作完成两个系列报道。

「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由港闻组、中国组及经济组合作,以不同角度探讨改革开放对港人北上营商、中国政策反思、人权?x??等影响。刘颂阳参与构思整个系列,各组找到方向后「各自修行」,再将各部组的报道连系,做出易明的系列结构,并按新闻价值排列先后。明报中国组组长刘利说,最深刻是省港杯足球比赛的报道,港闻与中国组分别找来当年香港及广东的领队,一个版面反映了两部组的合作。

至于「金融海啸10周年」系列报道,则由经济组及国际组合作而成。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影响甚大,不论是金融市场发展、量宽政策、全球贫富悬殊加剧,甚至民粹主义抬头,都与金融海啸有密切关系,故两组都认为值得以系列报道回顾各大事件。

令经济组最深刻的,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陈家强在访问中,透露当年政府如佾x??对金融海啸,部分内容过去甚少公开,十分难得。另外著名电影导演杜琪?在经济组同事多番游说下,终愿意受访,透露他亦在金融海啸中「损手」,才萌生拍摄《夺命金》的念头,内容十分精彩。

文:凌沛恩

图:邓宗弘

(明报60周年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