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读日常:2019年 18区生活记趣(组图)

发布 : 2019-11-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记下别人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的事情。



丘东明先生出版的《一九二零年代长洲生活记趣》。(黄淑娴提供)


【明报专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的暗黑小角落,我看到一本薄薄的蓝色小书,封面有一个小孩赤脚走路,背面是海。1920年代的长洲是怎样的?我有兴趣知道。带?书回家的时候,看?手机快速更新的Tg,想像十年后,可能有人会问:「2019年的香港是怎样的?我有兴趣知道。」我们活在这代的人,可以交出怎样的答案?

没有出版规范的民间书写

或者可以从我们每日的生活开始想。近月发生的事情,香港人对社区的观念似乎愈来愈强。香港地方小,在九龙新界东南西北转一个圈,一天无论如何都足够,香港岛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这样,我们很容易忽略了自己居住社区的特色。现时香港不少社区每晚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警民冲突,过了这几个月,我认识了不同社区的特点,及每个社区的民生问题,政府一直没有解决。要写社区,不光是靠大作家,而是靠生活其中的居民,以自己生活的触觉,写出自己的 18 区历史。

《一九二零年代长洲生活记趣》是否香港最早的社区书写?这点可以在学术论文讨论一下。作者是丘东明先生(1914-2014),原来他就是《号外》创办人丘世文的父亲。丘东明并不是作家,他曾经在长沙湾电器铺打工,又经营过杂货铺等普通小市民的工作,但他喜欢写作,观察力强,文字细致幽默,让一百年后的我们看到当时长洲的文化,而不需要任何照片辅助。这本书的写作勾x??不是为了出版,他花了20年写自己的回忆录,只是希望复印几十份给亲人看!我很欣赏这种纯粹的民间书写态度,没有出版的规范,更能真实地?x??生活的面貌。

丘东明在1923年第一次到长洲,当时只有9岁,他从内地到长洲是因为父亲把他「过继」给亲戚,即是把他送给别人收养,因为当时生活艰难。我想,寄人篱下的生活,令丘东明培养出敏感的性格。他回忆中的长洲连结起人与人复杂的关系,不光是写表面的景色。家在长洲的新兴街,男主人松伯是行船的,有两个老婆。丘东明写大细伯母的房间都是很暗的:「这两个房间,在白天也是一片黑黯的,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由于室内的昏暗,其中的各种物事,没有人去拂拭清洁,那些尘垢,究竟聚积到怎样的程度,却是难以看出的!」(p.26-27) 丘东明用黑暗来带出她们的迷信,因为房间只有在拜神的日子,才能满室通明。黑暗又代表了人与人的距离,大细伯母虽然可亲,但说到底不是他的母亲。

历史不「趣」 更须记下

一生人能够深入地书写多少个社区?我想我只有能力写一至两个,甚至可能只有一个。社区书写是民间力量的见证,每个人记下自己的社区故事,积少成多。2019年18区的故事,一点也不「趣」,但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急忙把它们记下来,为了不要消失在大历史的雾霾中。

■黄淑娴

作家、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创作小说、散文、诗。作品包括小说集《中环人》(获第25届中学生好书龙虎榜十本好书),近作散文摄影集《乱世破读》。

■阮智谦

摄影师、导演。曾获鲜浪潮电影大奖。摄影作品包括《东西:也斯纪录片》、《1918:刘以鬯纪录片》等。出版散文摄影集《乱世破读》。

文:黄淑娴

图、图说:阮智谦

[语文同乐 第4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