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议题:无家者人数新高(组图)

发布 : 2020-5-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现时?房租金高昂,有调查称即使有无家者月入逾9000元,租金或已占据大半,故宁留宿24小时营业快餐店。



2020年2月警方两度于通州街公园采取反罪恶行动,山哥(图)等露宿者投诉被警员暴力对待,事件中共9名警员被捕。(资料图片)












疫情下无家者生活更困难,如因公共游泳池及体育馆关闭,未能进去洗澡。香港大学内科及肝脏科讲座教授黎青龙(右二)联同圣雅各福群会露宿者综合服务队,探访铜锣湾、跑马地一带的露宿者,并派发口罩。


【明报专讯】「有瓦遮头」这基本生活要求,对无家者来说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愿望。香港是已发展城市,然而在城市各角落,不难见到无家者的踪影。预计2020年内上映的电影《麦路人》,便透过于24小时营业快餐店露宿者的故事,探讨香港贫穷和住屋问题。无家者人数创新高以外,近年呈现什么趋势及现象?

◆数看无家者现象

.登记露宿者人数及宿位数目(图)

.露宿者露宿年期(2017/18年度)(表)

.露宿者露宿原因(图)

■无家者近年现象

露宿者人数逐年上升,不少社福机构指出,很多露宿者不愿登记,亦有人因精神病患未能提供资料,相信人数被低估。除人数增多,近年无家者亦有年轻化等?象。

(1) 年轻化

过去露宿者予人印象多是老迈、欠工作能力,但近年露宿者有年轻化?象,更不乏就业者。2017/18年度已登记露宿者中,49岁以下占34%,21人为29岁以下占1.8%。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副教授黄洪2017年12月在深水?区访问117名露宿者,33.3%年龄小于45岁,60.3%学历初中以上。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吴卫东2017年2月表示,年轻露宿者普遍在职,对住屋要求较高,宁愿露宿也不愿以四五千元租住满布木虱的?房。

慈善团体ImpactHK项目经理黄筱媛说,近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失业的无家者增加,以40至60岁单身者居多。她说无家者以往大多做饮食、地盘等散工,而清洁工一般是「临界点」,「如果清洁工都找不到,真的会失业」;而?房月租约3000至4000元,疫情前后变化不大,但不少基层失业而未能负担。

例子:

2015年33岁张先生受访称因病失业,虽已申请「公益金及时雨基金」,但已差不多全用来支付之前房租,最后无钱交租,被迫瑟缩楼梯底露宿近3个月,后获社福机构协助暂住露宿者宿舍。

(2) 快餐店/网吧为家

自快餐店24小时营业后,更多无家者选择于快餐店留宿。太平山青年商会2018年6月到本港116家麦当劳考察,在84家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发现334名夜宿者,并访问了53人。结果显示,71.1%受访者有公屋、私人租住单位或?房居所,57%受访者有全职、兼职或自雇工作。

这些「麦难民」的夜宿原因包括无法负担电费及冷气费,认为麦当劳「居住」环境比街头、?房更好,有免费饮用水、无线上网等。救世军露宿者综合服务主任蔡玲玲称,近年在快餐店夜宿人数增加,部分人因居住环境恶劣,「不止是?房,如棺材房、?位」,故只用来放置物品,自己到快餐店休息。另有逾一成受访者因与家人冲突而夜宿麦当劳。

2018年11月深水?有无家者在网吧猝死,引起社会对「网吧难民」的关注。41岁死者生前患有血管疾病,雇主称他非常勤力及顾家,相信他月入2万多元,估计为悭钱选择宿于网吧。社协干事陈仲贤说,快餐店不时以开大冷气、洗地等驱赶无家者,部分无家者因而转往网吧留宿。他说无家者在网吧有消费,不会被驱赶,且网吧位置隐蔽,可提供有限度的娱乐和私人空间,故颇受无家者欢迎。

例子:

因家中巨变而宿于麦当劳的阿宝(化名)以派传单为生,月入约1500元,连膳食也难负担,她说餐厅经理及职员并不友善,经常驱赶夜宿者,有经理曾破口大骂:「全部同我走啊!乞儿!」她形容夜宿情?凄凉,忧未知可住多久。

执业中医阿辉「有屋有工」,但在职贫穷令他在麦当劳夜宿接近一年。他的工作因转为兼职而收入大减。为应付租金,阿辉选择到麦当劳长期夜宿,「家」只用来放置物品。

(3) 再露宿

部分露宿者曾短期「上楼」,但因各样原因再次露宿街头。社协「再露宿2017研究报告」访问108名有再露宿经验的露宿者,受访者整体露宿次数平均数为4.5次,两次露宿之间的间距中位数为6个月,意即有一半或以上的受访者离开露宿行列短至6个月后,便再次露宿。

社协2019年的「香港廿四小时快餐店无家者研究报告」亦揭示类似问题,受访者露宿平均4.16次,32%受访者露宿2至4次,27.9%露宿者再露宿5至10次,更有受访无家者露宿次数达15次。

不少露宿者因寻到工作挣到收入而「上楼」,但因露宿者主要做「散工」,未能长期找到稳定工作,而未能长久脱离。社协「再露宿2017研究报告」中,73.8%受访者称未能脱离露宿原因在「私人楼房租金太贵」。另亦有受访者称因「上楼」后的?房环境欠佳而选择再露宿。

露宿者虽可申请宿舍,但宿位供不应求,如2017/18年度登记露宿者有1127人,但宿位只有640个。社会福利署亦规定「资助宿位」住宿期最多只有6个月,而「免费非资助宿舍」住宿期1至3个月,并通常有开放时间限制,有曾居住宿舍的露宿者表示不能找夜班工作而选择居于街头,亦有人离开宿舍后即再露宿。社协干事吴卫东表示,露宿者宿舍年期太短,租住环境恶劣,以及在单身人士计分制下,露宿者申请公屋等太久,不少人选择再露宿。

例子:

任职商场清洁工的辉哥已有30年露宿经验,曾租住?房,但称没有安全感,经常担心火灾,亦常被木虱咬,曾有一次半夜用整支白花油涂全身、用滚水?身,也无法解决被木虱咬的痕痒感,宁愿再「?街」。

(4) 女性无家者增

过去5个年度本港露宿者登记人数由746升至1127,4年升幅51%,其中女性露宿者人数由35升至104,增近两倍。社协干事吴卫东表示,女露宿者增加或与24小时快餐店的出现有关,快餐店环境较露宿街头安全,近年大多是在快餐店发现女性露宿者。

例子:

年逾六旬的MayMay过去每月花3650元租住约60平方尺?房,但难忍房内?虱,2016年起每晚到全港不同的24小时麦当劳休息,?房留来放置物品。曾因精神病入院的MayMay称比起公园和天桥底,麦当劳更受女性露宿者青睐,因有冷气及职员,感觉较安全,但她亦曾被男性言语骚扰。

[通通识 第6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