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出手破坏核谈判 以国恐「赢小失大」

发布 : 2021-4-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纳坦兹核设施爆炸案的幕后黑手最大嫌疑者是以色列,这不止是伊朗的单方面指控,以色列传媒也纷纷引述消息指是该国情报机构「摩萨德」所为,有前以国高官推测这有可能是以方「非官方承认责任」。问题是以色列想藉此放出什么信息?《耶路撒冷邮报》的分析警告,以色列此举或是「赢了一场战役,输掉整场战争」,即在推动拜登政府在核问题加强施压伊朗上惹来反效果。以色列官方迄今无直接认责,但以国匿名官员罕有接受当地传媒引述,承认是由摩萨德所为。曾任以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伊朗部门主管的古赞斯基(Yoel Guzansky)向《华盛顿邮报》称,这形同非官方认责——如果认责官员有获授权,以色列是刻意标明跟袭击的联系,以从伊朗和美国身上取得什么,但如果非获授权,则是违反安全规定的问题。

「战术成功 战略失败」

《耶邮》情报分析师鲍勃(Yonah Jeremy Bob)警告以方此举或弄巧反拙。他解释,无论是谁发动针对伊朗核设施,离不开两大目标:一是推迟伊朗核项目急速取得进展(据报纳坦兹的离心机最少未来9个月无法使用),二是剔除伊朗面对美国等的谈判筹码,令华府毋须急于重回2015年核协议又或可取得重大让步。然而,伊朗在核事故后宣称要提炼六成浓度的浓缩铀,似是要打破这种盘算。鲍勃指《耶邮》的重要信息来源质疑德黑兰只是装腔作势,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最新确认伊朗在这样做,这反映以方攻击行动非但未予华府更多时间和筹码,反令拜登政府更有时间上的迫切感,担心再有新的蓄意破坏行动破坏其既定计划。他形容,这意味著攻击行动也许在破坏核设施上收到效果,但论以国政府的更广泛政策目标,即推动美国花更多时间务求达成更强硬协议,则未必能达成,如果属实,这次行动就变成「战术上成功,但战略上失败」。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