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高温 热到没力(图)

发布 : 2021-8-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自古以来,中医便十分在意不同的环境气候对于人体的影响。随?时序逐渐进入盛夏时节,门诊开始出现了一些主诉疲倦,甚至伴随头晕、嗜睡、或食欲下降的患者。

文/昌盛堂中医诊所 施尧钧医师

翻开中医古籍,一般对于「暑」的描述,多不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三者。翻译成白话文来说,暑热侵犯人体时,会出现身热、多汗、心烦、口渴等表现;而汗出过多则伤人元气,动辄易有胸闷气短、周身乏力的症状;再者,当暑热郁蒸之时,加上夏季冰品饮料的助攻,最易引动内湿,影响肠胃功能,进而出现食欲不振、胸闷恶心、大便黏腻等肠胃见症。

还是同样一句老话:「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暑热之邪是否能侵犯人体引起病症,仍是取决于人体本身内在的抗病能力。若能妥善调养,维持体内阴阳平衡,可提高抵抗力,减少外在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同现代医学对于夏日疲劳的解释,在高温炎热环境下,身体会将皮肤、四肢末梢的血管扩张,帮助散热以及排汗;当周边循环增加,内脏器官及大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使大脑与身体容易感觉疲惫与迟钝。而身体水分的流失、体内电解质的不平衡,也会加重疲劳的感觉。

其实中、西医看待的是同一个人体,面对不同的外在变因刺激,西医是以生理学的角度切入阐发,中医则是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人体应变外在刺激的规律,并以古人的语言,透过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为此,难免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夏日疲劳症候群

上述在夏天常见的生理现象被统称为「夏日疲劳症候群」,虽非医学上正式的疾病诊断,但藉以解释夏天里独有的倦怠感与身体不适,倒也显得合适不过。

与此相关的是「肾上腺疲劳症候群」。该名词是由美国自然疗法权威威尔森(James L. Wilson)博士提出,用来描述在长期身心压力下,肾上腺功能运作失调,出现慢性疲劳、提不起劲、无法专注、嗜睡、烦躁焦虑等一系列表现。

肾上腺属于人体内分泌器官之一,在面对压力时会分泌肾上腺素及皮质醇来「应激」。比如当我们遇到紧急事件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瞬间兴奋,大量释放肾上腺素,以启动战或逃(Fight-or-flight)的反应,以应付可能危及性命的威胁。常听到火灾地震时,人体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能扛起整个保险柜逃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是属于短期的压力。

而面对相对长期的压力时,如工作、升学、考试……等,俗称「压力荷尔蒙」的皮质醇就会开始分泌,刺激身体释放能量以对抗外在挑战,如发挥集中力、判断力等潜能。在问题解决后,经过适当休息、放松后,皮质醇就会恢复到原本的浓度。

可是若处在长期压力无法解除的状态时,肾上腺持续被刺激,导致皮质醇过度分泌,直至身体疲乏,皮质醇浓度降低、甚至耗尽,就算休息也无法补充回来!

而压力荷尔蒙除了抗压以外,其实还有抑制体内发炎症状、控制血糖和血压、调节免疫机能及自律神经、调整生理时钟和睡眠周期,以及稳定情绪等诸多益处。所以当体内的皮质醇再也无法因应外来刺激而作用时,身体的抗压性、连同相关的生理机能也随之崩坏,出现了前述的症候。

肾上腺疲劳症候群

回过头来说,虽然「肾上腺疲劳」并未纳入现今主流医学的疾病分类里头,但其演变为病理状态的过程,无异于其他现代文明病的缩影——也就是在长期压力下,不断加班、熬夜、应酬,无法充分休息恢复,还想尽办法持续压榨——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身体不失去平衡才奇怪!

理解了肾上腺疲劳症候群的成因与脉络后,就不难知道应对方式了。要想治本,必须调整作息以及彻底改变生活型态。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睡眠,并提高睡眠品质;也可养成午间小睡的习惯,帮助身体修复,偿还睡眠债以及压力债。

另外,培养运动习惯也十分重要。在《真正的快乐处方》一书中,身为精神医学专家的作者安德斯.韩森(Anders Hansen)提出了一个有趣观点:人类在面对危险时,会呈现心跳加速、呼吸加速、流汗等生理反应,进入一种备战状态,恰巧跟运动时的反应相同。

所以当我们规律运动后,至少每周进行二到三次有氧运动,大脑将慢慢学会:「原来当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并不一定都是坏消息,而是迎向正面积极的变化」。久而久之,当下次又遇到压力时,大脑就不会再发出大幅度的警讯,减轻压力与焦虑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提高抗压性。

这不就是针对肾上腺疲劳的最好解方了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找出压力来源,适当的纾解,甚至主动减轻压力负荷。

而对中医来说,肾上腺疲劳归属于「虚劳」的范畴。可能表现为「阴阳两虚」或是「阴虚阳亢」,表现近乎所谓的「自律神经失调」。临床上可使用中药、针灸治疗,帮助疏通经络,活络气血。亦可搭配泡足药浴,舒缓肌肉,缓解疲劳。一些简易的穴位按摩也有助于修复。如神门、百会穴,可宁心安神;肾俞、太溪穴,可滋肾益阴;气海、足三里穴,可补气固本。

但特别提醒,造成疲劳的原因很多,并不局限于本文提到的「夏日疲劳症候群」与「肾上腺疲劳症候群」。诸如其他内分泌疾病、睡眠障碍、心肺疾病、慢性感染、严重贫血、自体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都有可能引起疲倦不适。

因此,若长期疲劳超过三个月以上,建议就诊专业中医师、西医师寻求详细的评估及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