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作文:贫富之别(图)

发布 : 2022-1-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2021年卷二第三题

你同意「富足的物质条件有利孩子成长。」吗?试阐述你的看法。

【公开试范例】

谭茗译 // 李求恩纪念中学 2021文凭试考生,中国语文科卷二成绩 5**,全科总成绩 5*/

■贫富之别

运动,大众广泛认同能促进健康,不做运动容易患上慢性病和健康受损;然而过度运动则会伤及韧带肌肉,有损健康。药物,大众认同能治疗疾病,不吃药物会令身体无法痊愈;然而过量服用药物,亦会令病情恶化,甚至中毒身亡。而当论及对于孩子的成长,物质条件是否重要的一个因素时,答案理所当然地是,但关键之处并非物质条件的富足或匮乏,君不见世界上远近闻名之人物都有从两者当中脱颖而出。相反,重点在于富足的物质条件下能否适度地调节给予孩子的资源,而在清贫的条件下又能否为孩子争取资源,因此我不认同「富足物质条件必定有利孩子成长」。

在富足的物质条件下,孩子可得到的资源和机会相应增加,比起那些出身草根的孩子或者出身低微的,无疑能先人一步,并且有更多机会发掘潜能和提升自己,俗语云「赢在起跑线上」。例如大名鼎鼎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其父亲是高收入的医师,而父母均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家庭富裕,不愁吃穿,父母有更多时间和资源去培养他的数学兴趣,促成了他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相反,若家庭条件是贫困的话,父母为了生计而日夜奔波,不单止没有资源和机会提供给孩子发屾x??能,更没有时间去理会或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缺乏父母关心,容易失去安全感,人变得自卑阴郁,心理健康受损,自然影响青少年的个人成长。社会上不少「夜青」和「隐青」问题大都源出于此,不少青少年甚至为补贴零用钱而作出愚蠢犯罪的行为,例如帮人运毒和援交等等。

但是,富足的物质条件必然有利孩子的成长吗?假设一个家庭富裕的孩子,备受父母溺爱,一味地抾x??资源予他身上以及满足他的需求,却忽视教育的重要,最终这孩子大有可能成为骄奢淫逸、恃仗家庭背景,对人呼呼喝喝之辈,最终败尽家财,成为社会的蛆虫败类亦是可以预视的后果。例如现时的「港孩」现象,有父母不惜豪掷万元聘请一个硕士生兼保母,以教导他们的孩子学校课业和照顾其日常起居。这样做不单止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用处,还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在日常中的自理能力,对孩子成长的坏处不言而喻。

而在贫困的物质条件下长大,又是不是一定会失败告终呢?答案是非也。若贫困必然会导致人类走向失败或是一辈子都无?x??功的话,那么《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宋濂和小时候以荻草为笔的欧阳修岂不是非人类了?可见其荒谬之处。反而,贫困虽然局限了孩子的机会和资源,但是亦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培养了他们即使在逆境当中的斗志和意志。正如宋濂一般,虽然家贫,但他积极向学,为了改变命运,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来抄写,即使冬天手冻到皲裂也不在乎。欧阳修也一样,小时候父亲离世,家道中落,母亲因为拮据没钱买纸笔,却想教欧阳修识字,就以荻草为笔,在沙地上教他写字。他也会向有藏书的人家借书来抄写,几年间,他竟抄书多达七十多部,达上千万字。在他母亲和他的努力争取下,他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文史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由此可见,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贫困虽令人的环境和条件比较糟糕,但何尝不是对人的一种磨练呢?只要抱有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努力地追梦和争取心中所求,亦能走向光明的道路。

综上所述,富足条件的确某程度上有利孩子成长,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即使物质条件匮乏,也不代表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反而才能让孩子有一种「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斗志和毅力。因此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是富足抑或是贫穷,只要父母懂得适度调配资源,不要一味地满足也不要一味地忽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道德教育,孩子便一定能茁壮成长。

(约1435字,文章经编辑修改)

■校内老师评分

内容……28/40

表达……21/30

结构……16/20

标点字体……7/10

错别字……2/3

总成绩……74/103

整体评分……5**

■取材立意

作者立意紧扣命题,见解独到且言之有物,可谓技高一筹。作者并非全盘否定命题中「富足的物质条件有利于孩子成长」,而是指出当中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只在适切调度与资源争取,立意清晰明确。

作者先论富足条件有助孩子获取更多资源,并以著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为例,反之贫乏条件下孩子缺乏关注,造成「隐青」、「夜青」及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取材合度。

作者再以「港孩」现象反面论证过度的物质生活对孩子有害无利,继而以明代文学家宋濂、北宋欧阳修为例,论证艰辛生活环境亦可助孩子成长,取材囊括古今,且能准确回应命题。最后文章以「父母的道德教育与调整心态才有助孩子成长」收结,既重申立场且升华全文要义。

■表达组织

文章言简意赅,用词精准,表述恰到好处。文章以「总—分—总」结构组织全文,首段先点出立场及议论之关键,分论在富足条件下孩子可获取更多机会,反之孩子则缺乏支援。然后作者再从反面逐一击破题干,剖析深刻。总结时则归纳重申,以「裨补父母教育之阙失」之说法点亮全文。文章结构紧密,层层深入,足为议论文之范本。

■夺星关键

简而言之,就是要「立意高、手段高」。写作议论文不求精妙文辞,内容为要,文笔为辅,因此更应追求高阶立意。以本题为例,不少考生只能提及「富足与孩子成长」的关系,难以就「有利」与否作判断,更甚者只是粗暴否定题干,通篇论述「贫穷孩子亦有出头天」,例子浮泛、审题不足,扣题不准。

反之本篇作者先声夺人,提倡适切调度与资源争取才为孩子成长关键。立意已见不凡,同时亦非骇俗之语,态度客观可取,此为之「立意高」。

全文结构明晰,脉络严整,讨论先涉题干核心,后反面论证力陈己见,论据合宜,全面深入围绕论题。文末提出「父母品德教育与良好心态才是有利孩子成长之关键」为全文点睛之笔,将文章提升至家庭教育层面,非人云亦云之语,故为之「手段高」。

■点评老师:林妙贞

(李求恩纪念中学中文科主任)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0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