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立意库:见利忘义与好面子──《吕氏春秋.士节》(节录)(组图)

发布 : 2023-3-2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图一)



(图二)


【明报专讯】《吕氏春秋》中曾说明「士」的为人,其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提出一个真正的士人,必须坚持真理,威武不屈,不见利忘义,对死亡无畏无惧。以下故事中的主角北郭骚诚然是士的典范,我们也可从中侧见人性。

写作逻辑

1. 北郭骚向晏子乞讨食物:

齐国贤者北郭骚向晏子乞讨以奉养母亲,晏子赠送他粮食与金钱,北郭骚只收下了食物而辞却金钱。

2. 晏子因被齐君怀疑而流亡:

后来,晏子因被齐君怀疑而流亡。他在途中拜访北郭骚,并告知北郭骚自己因被齐君猜疑而出逃,岂料北郭骚只叫他尽力而为,晏子只能慨叹没有知人之明,想不到北郭骚竟不愿伸出援手。

3. 北郭骚以死证明晏子清白:

晏子离开后,北郭骚告诉朋友,晏子曾供养他的母亲,要用生命来还他清白。于是到齐君的大殿前,向通报的人请求,说若齐国没有了晏子辅助,必被入侵,然后自尽,以洗清齐君对晏子的猜疑。

4. 齐君亲自追回晏子:

齐君闻讯后大惊,亲自追上晏子,请他回去。晏子回去后得知北郭骚以死证明自己清白,十分自责。

■立意及联想

义与利

北郭骚的义

故事的开首,晏子送赠粮食和金钱予北郭骚,可能是因为听闻北郭骚贤者的美名,不忍心这样的义人受苦,也可能出于「小往大来」的心态,今天施恩惠示好,他日北郭骚便可能因为今日的恩情而报答他。

这个??u测是有根据的,当晏子被齐君猜疑要逃走期间,刻意到北郭骚的家门告辞,又告知被齐君怀疑的事。晏子如此举动,大抵是盼望北郭骚出手相助,所以当他发现北郭骚毫无表示时,才会慨叹没有知人之明。

北郭骚并没有接受晏子送赠的金钱,只取了奉养母亲所需的粮食。晏子仆人的一番话正描述了北郭骚如何「义」──「其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于利不苟取,于害不苟免。」(他处事的原则是不臣服于天子,不和诸侯结交,面对利益不随便取用,面对祸患不随便逃避。)由是可知,北郭骚是一个洁身自爱的人,犹如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言的君子一般「不蔓不枝」,不依附权贵,不献媚于人,不会苟且地得到利益。

人的贪念

北郭骚是一国的贤者,间接反映要做到北郭骚一样,对一般人而言十分困难。

荀子论人的性恶:

十二篇文言范文中,〈劝学〉的作者荀子便于另一篇文章〈性恶〉中提及人的性情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饥饿时希望得饱足,寒冷时希望得温暖,疲乏时希望休息。)这些性情十分合理,可是,如果我们不加节制,便可能做出贪利争夺之事了。

孟子不说利而说仁义:

《孟子》记述孟子曾谒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千里而来,有什么有利于国家的。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指出一国之中,君主、大夫、士人均问什么有利于自己,上下争夺利益,那国家便危险了。因为重利轻义的人,容易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他们想的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见利而忘义:

求取利益,以求安稳生活乃人之常情。然而有些人为牟私利而不辨礼义,或有贪污舞弊,残民自肥者(例如下文提及的晋灵公),或有弄虚造假、层层盘剥压榨他人以牟大利者。这类人只见到眼前的利而欠缺同理心,就像薛福成〈猫捕雀〉中的猫一样──猫杀了幼鸟的妈妈,幼鸟啁啾悲鸣,旁人闻之而恻然伤心,猫却还是虎视眈眈,唯恐未能赶尽杀绝。损人以利己,正正是失去同理心、是非之心的表现。

■面子

齐君亲自追回晏子

在文章之中,齐君得闻贤士北郭骚以死证明晏子的清白,于是亲自追回晏子,并请他回国。齐君的行为,其实等同承认过去猜疑晏子是做错了,他不计较个人面子,而是先考虑事情的对错。

晋灵公杀赵盾

派人暗杀赵盾:

不过,不是人人均能放下面子,身分地位愈高的人,愈难承认自己的不是。例如《史记》描述晋灵公的残暴不仁:他徵收重税以修饰华美的宫殿,又因厨子未有把熊掌烹熟而杀了他。大臣赵盾多番劝谏,晋灵公深感厌烦,派人暗杀赵盾,谁料刺客不愿杀害忠臣,于是自杀了。一次失手后,晋灵公并无幡然悔悟,反而设伏兵欲再一次杀赵盾,赵盾最后逃脱。

失道寡助,自取灭亡:

晋灵公两次派人暗杀朝臣的行为,正是不满他人劝谏的表现,他无?x??受别人陈述自己的无道。后来,晋灵公因残暴不仁失去民心,被赵盾的弟弟杀死,而赵盾爱护百姓,民心附和,最后复位如初。

项羽欲衣锦还乡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西楚霸王项羽率兵攻入秦国首都咸阳后,带?到?x??括而来的财货、珍宝和妇女要回故乡。有人认为关中此地有山河为天然屏障,土地肥沃丰饶,劝他定都于此,可称霸中原。项羽看到秦宫均被烧?得残破不堪,心里又想念故乡,就回答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意思是说,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如果不回到故乡,就像在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行走,荣华显贵都不为人知。说到底,项羽欲荣归故乡,也是好面子的缘故。

烹杀讽刺他「沐猴而冠」的人:

后来有人背地里说:「听说项羽这个人,就像个性急躁的猕猴学人穿戴冠帽,没有远见成不了大事,现在看来果然是真的。」项羽得知后,就把那个人捉来烹煮。项羽容不下别人讽刺他虚有其表,刚愎自用、独断独行的他,因主观而妄下判断,最终落得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

■小练习

应用例子

同学可尝试应用上述例子,构思以下的写作题目。

题目一:〈想想别人〉/题目二:〈得不偿失〉(图一)

应用例子举隅

(图二)

文:胡咏怡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毕业现职中学中文教师 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韦编三绝之勤)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星笈中文 第0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