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热搜:中小企盼政府增援 分享政策动向

发布 : 2025-5-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长黄达胜不讳言,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小企在关税战下只能「靠自己」或「死捱」观望,情?许可尚能转市场转主业,或出口转内销,但最好是特区政府对中小企增加支援,尤其是政策资讯分享。

钟表珠宝业依赖美 难寻替代市场

「美国想制造业回流是做梦,制造业回流香港也无可能,还说美国。」黄达胜指出,不同行业受关税战影响程度有异,「例如景点纪念品匙扣每个出厂价几毫子,加200%客户也可接受,而且旅游区不能没有礼品卖。最惨是钟表珠宝行业,他们也想转型,但生意太依赖美国,就算想开发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当地市场规模却有限,因此若美国市场原本占80%,最多也只能减至70%,不可能完全取代」。

「贸易战是一场未来的战争,好多事情要多想一步。」黄达胜认为,这次中央政府应对关税战是有备而来,反观特区政府则未有提前部署,尤其对中小企缺乏支援,「那些大商会、大企业可聘请美国律师解释关税政策,或有机会跟政府组团去中东考察,但中小企没有这些机会,全部靠自己执生」。

黄举例,深圳有些街道办会主动询问辖区的外贸企业是否有困难,为它们争取减租、延迟交税等政策,但特区政府在财赤下对企业资助大减。他希望特区政府多与中小企沟通交流,听取业界难处并及时分享最新资讯动向,「例如特首去浙江考察,那边跨境电商发展很好,我们怎样联络?希望有个平台可以对接」。

翻查纪录,特首李家超4月7日曾宣布应对关税七大措施,包括向内地省市拓展内销;与更多国家和经济体签订自贸协定抵消美国贸易减少的影响;透过金管局协调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周转,以及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科技创新和吸引外资进驻香港。

上周六李家超亦率50多名本港商贸和内地企业代表往卡塔尔和科威特访问,本地代表来自各大商会及地产商,内地代表主要来自中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