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e
图f
杨莉琪
黑鸢(香港观鸟会/HKBWS)
(香港观鸟会/HKBWS)
湘菱手绘示意图
王湘菱、王卓勤
图g
图h
【明报专讯】数麻鹰是大型的公众麻鹰普查项目,由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主办、香港观鸟会协办,大人或是孩子一起在100分钟内统计麻鹰的数目,再经统计学计算、分析后,就会存档成为纪录数据,用于日后监察及统计香港麻鹰数量。
麻鹰普查
普查员:王湘菱、王卓勤(图f)
时间:日落前80分钟至日落后20分钟
内容:以10分钟为一节,每10分钟内持8倍双筒望远镜不断看四周,记录时段内看见的麻鹰数目
装备:鸟类图鉴、纪录表、8倍双筒望远镜望远镜(图e)
地点:大角嘴海滨公园
认一认麻鹰
香港观鸟会麻鹰研究组召集人杨莉琪(Vicky,图)解释麻鹰的特点:
名称:黑鸢(俗称麻鹰,图)
动物类别:猛禽(即掠食肉食性鸟类,为捕猎者)、属于「留鸟」,即一年四季都在同一地域逗留、居住、繁殖,是「本地居民」
特徵:尾巴凹陷
数麻鹰发现多
发现一:麻鹰不残忍
卓勤:「我以为麻鹰是很残忍、凶狠的动物,因为会吃其他动物,现在知道它们也会吃腐肉、垃圾,没有想像中残忍。」
*麻鹰又可称为「大自然清道夫」,吃海面漂浮的腐肉、鱼尸、鸟类及小型动物
Vicky说:「知道麻鹰数量有助了解大自然状?是否健康,因为麻鹰是食物链最顶层,如果麻鹰数量少了,有可能是因食物不足而离开或死亡,食物不足即表示下层生物的数量出现问题,一层层思考下去,就会了解到大自然状?。例如究竟是否因为气候问题,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生态系统出现变化等。」
■知多点
食物链
食物链是什么?生物中有些会吃草、有些会吃其他生物,这是它们的天性,例如蜗牛吃植物、小鸟吃蜗牛、麻鹰吃小鸟,这种大自然的「进食」系统,称为食物链。一般分有四层:
■想一想
了解动物的天性和食物链后,你还会认为一些动物很凶残吗?为什么?
发现二:麻鹰时大时小有原因
湘菱:「用望远镜数麻鹰,我一直弄不清楚通过望远镜看到的麻鹰大小,有时可能看得很小(a)、有时又觉得很大(b),最后发现看到的大小刚好 (c)。」
*观鸟用望远镜一般为8至10倍双筒望远镜
■知多点
望远镜功能
Vicky说:「一般观鸟会用8至10倍双筒望远镜,原因是距离不会太远,又刚好可见天空鸟类,而且双手持望远镜时也能保持稳定。」原来倍数愈大的望远镜,可看到愈近且愈细致的景象,不过轻微的晃动便会影响清晰度。要数麻鹰的话,还是看阔比看近好。Vicky说:「较高倍数的单筒望远镜,需要用脚架稳定。」(图g)
选择合适倍率
望远镜的放大功能与「倍率」有关,是指可以让人用望远镜观察的物体大小,例如用10倍望远镜观察100米外的景物,就像你肉眼看见10米距离的景象一样。
■考考你
湘菱说看到的麻鹰大小刚好,她通过8倍望远镜看800米外的景象,是看到像___米距离的麻鹰大小。
8x42?
湘菱的望远镜上写有「8×42」是什么意??o?J??8指8倍,42指「物镜」的有效直径,表示望远镜的亮度。物镜是望远镜前端的两块镜面,数值愈大,表示光收集能力愈佳,景象更明亮。
发现三:麻鹰日落归家
湘菱:「家住这区,但平时没有发现有这么多麻鹰,日后应该会多点留意。」
*香港受麻鹰欢迎地点:马己仙峡道、西贡码头、大角嘴海滨公园,高峰时期分别出现过800多及各400多只麻鹰
Vicky说:「麻鹰的生活是按日出及日落的,日出时它们会飞出外找食物、日落便回家休息。所以日落前后麻鹰回家是最方便统计的时间。麻鹰会在树林栖息,海边就方便它们找食物,所以麻鹰多选择在短距离内有树林和海边的地方出没。」
Vicky说机构2005年开始有系统记录麻鹰数目,不过仍未有详细分析报告,她说高峰时从3个地点观测到的麻鹰数目达1700多只呢!
■知多点
普查员记录的数字需要留待日后分析,成为参考数据。为确保数目较准确及合理,需要恒常记录,即长时间用同一套记录方式才能作比较。(图h)
就像麻鹰普查,Vicky说每个月都有人在特定时段记录。按统计学计算方式,会先将大家蒐集的纪录初步比较,当纪录中有特别不同(例如特别高或低),都会先排除,然后再计算及分析,这能令数据更准确呢!
今次湘菱、卓勤调查完毕,但还要待分析数据,一段时间后才能看见成果呢!
■关键词
黑鸢 black kite
双筒望远镜 binoculars
食物链 food chain
(答案见另文)
文:大海
图:刘焌陶、香港观鸟会/HKBWS
[常识学堂 第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