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难民署与其他组织合作,在难民的参与下推出「蜜蜂围栏」,利用蜜蜂制造的声音来防止大象误闯难民营范围。

UNHCR科克斯巴扎尔办事处 高级营运协调员宋菁 应对大型人道危机时,应该一开始就考虑潜在的环保问题,否则等到安顿难民后才去想伴随的环境问题,代价将会很大。
环保项目觅可持续平衡
战乱和天灾导致民众流离他国避难,为收容国带来的环境压力常为人忽视。联合国难民署 (UNHCR)科克斯巴扎尔办事处高级营运协调员宋菁近日接受本报访问,讲解她跟进孟加拉罗兴亚人难民营的工作和见闻。她坦言,难民为应付生活所需,从周遭大自然取用天然资源,确对环境造成不少影响,故署方推出不同项目,寻求在难民生活及环境生态之间实现可持续性。
科克斯巴扎尔县(Cox's Bazar)位于孟加拉东南部,属于该国第二大城市吉大港所在吉大港专区,跟缅甸若开邦接壤,多年来都是处理若开邦难民的重镇。自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后,该县各个难民营收留大批由若开邦逃至的罗兴亚难民。据UNHCR今年8月数字,孟加拉合共收容以罗兴亚人占绝大多数的约96.3万人,当中有近92.5万是新登记。今年1月上任的宋菁协助管理UNHCR就孟加拉难民情况回应的运作事宜,包括资源分配、伙伴关系管理、采购以至技术领域等。宋菁表示,上述的罗兴亚难民从遮风挡雨的简单居所到煮食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不少资源,而难民营本身在树林,周遭林木就成为主要资源,但伐木造成不少环境影响。宋菁指从过去的卫星影像上,可见难民营所在地点从绿色变成黄色,林木被砍伐后泥黄土地显现。另一方面,难民营内负责砍柴的多是妇女及儿童,带来安全顾虑,故UNHCR后来向难民提供液化石油气,减少砍柴需要,又在营区应用太阳能,安装逾40块太阳能板,为营内重要公共设施如水泵等供电,难民居所另装设太阳能供电系统。
与此同时,UNHCR展开修复植被工作,宋菁指从高空照片可见,过去5年间,同一位置由土黄色再次变成绿色植被。她认为,应对大型人道危机时,应该一开始就考虑潜在的环保问题,否则等到安顿难民后才去想伴随的环境问题,代价将会很大。
环境保护以外,难民营位处大自然,还可能出现难民跟当地动物生活习性有冲突的情况。部分难民营位处12条大象迁徙路径的其中一条,过去曾发生大象冲入难民营导致有人受伤的事件。宋菁指UNHCR会跟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在难民营外围筑建「蜜蜂围栏」,利用大象讨厌蜜蜂声音的特性来防止大象接近难民营。
UNHCR寻求平衡生态与难民生活上,还会遇上官僚制度和法律规例的挑战,例如孟加拉政府规定难民居所只可用临时材料建造,但竹制房屋既不防水也不防火,而且每年需耗用产量有限的竹枝维修,竹实非理想建材。因此,UNHCR正游说孟加拉政府,盼可改用砖之类建材,既可改善房屋质素,又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