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忍加沙血腥 华府内部民主党人现反弹(组图)

发布 : 2023-11-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美国洛杉矶,周一有民主党筹款活动场外遇上支持加沙巴人的示威,示威者在路边淋假血,迫使与会宾客要「涉血而行」入场。(路透社)



保罗



特莱布


以色列与哈马斯战争将近7周,美国作为以色列传统上最重要的支持者和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介入者,处境愈见尴尬。拜登政府偏向以色列的政策虽然符合一贯华府政策方向,但以军在加沙的血腥攻势,不但令美国面临外交窘境,更令政府内部和民主党都出现不少分歧,甚至进一步影响拜登争取明年大选连任的胜算。鉴于拜登及共和党目前看来最有机会出线的前总统特朗普在不少外交议题上观点大相迳庭,美国政治走向势将牵引地缘局势发展。

距离哈马斯突袭不过11天,华府内部分歧上月18日首度曝光,在国务院政治军事事务局任职国会与公共事务主任的保罗(Josh Paul)发表惊人的公开辞职信,表明不满拜登政府「盲目支持」以色列,持续「向以色列提供致命武器」。保罗当时坦言,自己从灵魂深处相信,以方采取的回应、美国对以方回应和占领巴人土地现状的支持,只会导致以巴人民受到「更多和更深的痛苦」,这不符合美国长远利益。

据Politico杂志版报道,保罗在国务院任职逾11年,工作重点是处理美国对外国的武器转移,即使他见证华府向许多麻烦政权输送武器,仍相信自己有份协助的系统不会出现轻率过火行径。保罗接受访问时坦言外界对其辞职信的回馈是「一面倒地偏向正面」,对此感到惊奇和感动,并解释自己不满的是有关援以军售在政府内部完全缺乏真正有效的辩论。

保罗的辞职信只是拜登政府内部反弹的冰山一角。《纽约时报》本月13日引述一名官员报道,至少有3段内部电报透过在越战期间设立、不对外公开的抗议频道流传,要求拜登呼吁加沙「停火」(而非现时官方立场的「暂停」)。报道指头两段是开战首周寄出,国务卿布林肯更亲自会见其中一段电报的联署者,后来又跟近东事务局职员举行倾听环节,该部门部分官员质疑华府对以军造成的平民伤亡过于宽容;第三段则是见报前不久发放。《纽时》翌日再报道,代表40多个政府机构的逾500名政治任命官员和政府职员当天致函拜登,抗议他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发动的战争,重申拜登应寻求「停火」。与此同时,布林肯向国务院职员发出电邮,表示了解到内部有不同意现行政策的声音,「我们有在倾听:你们所分享的(观点)会体现于我们的政策和信息」。

进步派抗议对以售武

更令拜登头痛的是,民主党内部也因政府立场陷入分裂,许多进步派或穆斯林政治人物和支持者纷纷抗议拜登偏袒以色列的政策,要求他号召停火和停止对以售武。进步派新星、美国史上首名巴勒斯坦裔联邦众议员特莱布(Rashida Tlaib)在哈马斯突袭翌日呼吁「解除种族隔离系统」,指控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制造了「令人窒息、非人化的条件,可导致(巴人)抵抗」。这说法引起政治风暴,在22名民主党友倒戈下,众议院本月初通过对她的谴责动议。

另一名穆斯林众议员奥马尔(Ilhan Omar)上周四(16日)首度就军售以色列提出反对议案,尝试阻止总值3.2亿美元的「SPICE系列导引滑翔炸弹套件」军售案,该款武器已用于围困加沙。议案获特莱布等另外5名进步派女将联合支持。惟进步派内部也有分歧,例如本身是犹太人的桑德斯未有支持停火,惹来其他进步派中人不满,被迫调整立场,支持要有条件地军援以色列,但未获撑以议员支持。桑德斯周三投书《纽时》自辩,坚称不会放弃同时为巴人带来公义和为以色列带来安全的目标。

美国明年举行大选,倘若流失年轻人、进步派和穆斯林的支持者,拜登连任总统的难度会大增。在重要游离州宾夕法尼亚州,35岁的进步派政治活动人士琼斯向《金融时报》坦言,拜登政府正失去很多支持者,她指在其负责的动员区域,看到穆斯林美国人正动员确保「拜登以外的任何人」胜选,黑人选民担心多重国际冲突会影响国内优先事务,自由派犹太人则感到「受伤和受孤立」——她认为许多人因此转投非传统政党。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台周日最新民调显示,拜登支持度已因以哈战争跌至任内新低的40%,其中过半(51%)民主党支持者认为以色列的加沙军事行动太过分,另外有近半(49%)民主党支持者反对给予以色列军事援助;另外在18岁至34岁受访选民中,多达70%表示不认同拜登处理以哈战争的方式。

NBC上周六引述所获白宫通讯复制本报道,拜登刻意就中东战事向亲以色列的美国人和亲巴勒斯坦的美国人传达不同信息,前者强调支持以色列对抗「纯粹邪恶」的恐怖主义,后者则聚焦于当局在保护加沙平民的工作。NBC承认两信内容互不抵触,也未偏离拜登本人政策,但白宫就同一议题制作重点有别的不同版本通讯并不常见,反映拜登在自己政治阵营的亲以和亲巴声音之间踩钢线。

然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东历史专家格尔文(James L. Gelvin)提醒小心高估以哈战争对美国内政影响力,他向本报表示,如果关键州份支持巴勒斯坦的进步派或年轻人决定留在家中不投票以作抗议,以军入侵加沙确有可能间接影响到大选结果,但若非如此,则不大可能会有太大影响。格尔文以1992年美国大选克林顿击败老布殊入主白宫为例,提醒不要忘记克林顿时任竞选军师卡维尔创作的「这是经济问题,笨蛋!」口号。他解释,经济、特朗普被起诉、国内民主受威胁以至拜登年龄等内政议题,对美国人来说更重要。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