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的游戏哲学
发布 : 2024-9-2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虽然不是游戏爱好者,但记者耗费55个小时终于通关《黑神话:悟空》(下称《悟空》),和所有玩家一样,也不禁沉醉于《悟空》这个残酷又美好的世界。上周的北京文化论坛,记者慕名前往该游戏制作人冯骥出席的沙龙,听他讲述和游戏相关的故事,似乎理解了其游戏哲学。
文化内核超越形式
「把中国文化的哲学内核贯彻到任何一种新潮的形式里,我认为它仍然是好的、优秀的中华文化。」冯骥表示,一个文化能传承下来,都有很深的内核,而内核是超越形式的,「『文化』是一个活的东西,这个活的东西,经过人民群众的检验,自然会诞生合理的精华东西去传承。」
冯骥进一步解释,若中国游戏团队愿意用中国人的眼光、中国人的思维去讲一个外国故事,可讲北欧神话,也可讲美国建国,这个作品仍是中国的东西。若它获市场认可,其品质能击穿海外用户的感知,这是优秀的中国文化输出。
就像最早的《三国演义》游戏,大多是日本公司改编制作,其中反映的文化内涵,也是基于日本文化的展开。他们的游戏火遍世界各地,带红日本游戏文化。
现在看来,《悟空》已经过大量玩家检验,也让更多玩家,尤其是国外玩家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也是冯骥赞同的文化输出内涵。
「打动自己」回归本心
当前,内地大多游戏厂商注重的是流量、在线人数、热度、课金量,给玩家设置重复的游戏流程,无止境的装备锻造,很少在意游戏内核,但不妨碍他们大赚。然而冯骥依旧相信,用户最终会有所选择。
10年前,冯骥离开腾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游戏制作公司「游戏科学」。经历几轮不能「打动自己」、却积累资本的网游制作后,决定开始做真正能打动自己的游戏。至今,「游戏科学」官网上,「只做打动自己的游戏」这句话还挂在醒目的位置,成为公司文化内核。
而这样「打动自己」的游戏,也打动千千万万的中外玩家。据数据分析公司VG Insights公布的最新数据,《悟空》销量已达2040万份,总收入9.78亿美元(约76.3亿港元),逼近10亿美元大关。
驻京记者 王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