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登月服昨日在重庆首次公开亮相,设计充满中国风,四肢部分有红色的装饰带,融合了飞天飘带的优雅飘逸,亦增强视觉上的力量感和修身效果。(新华社)
登月服的设计比太空站的舱外服更修身,著服的太空人可完成行走、攀爬(图)、驾车等月面活动。(短片截图)
【明报专讯】中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融合科技和中国风的登月服昨日首次公开亮相,设计整体借鉴了传统铠甲的形态,以白色、红色为主调,比起太空站的航天服更显「修身」。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亦正式面向社会徵集命名,要求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中国「第三届航天服技术论坛」昨在重庆召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在开幕式上公开国产登月服。巨大幕门打开,真人穿著登月服步出,在舞台向观众挥手,又演示弯腰、蹲下等动作。
白红主调 装饰带体现一飞冲天
央视报道指出,登月服设计灵感借鉴了诸多中国元素。总体为传统铠甲形态,以白色为主,左手手臂、维生系统背包印有五星红旗。服装及背包均配以红色装饰带,根据介绍,上身的装饰带设计,融合了飞天飘带的飘逸和传统铠甲的硬朗厚重,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哲学;腿部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与上身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势态,体现「中国腾飞」的设计理念。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中心张万欣表示,太空站的舱外服是在近地空间使用,「是一个漂浮的状态」,所以选用飘带元素有漂浮、飘逸的感觉。而登月服是要在月面行走,所以体现出刚毅质感。
著服可完成攀爬驾车等
大幅减重降人体代谢负荷
登月服主要用于太空人在月面出舱时的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能够在月球表面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综合防护,著服的太空人可完成行走、攀爬、驾车、科考等月面出舱活动。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吴志强指出,月面出舱活动时,由于太空人面临严酷的月面环境,包括高真空、低重力,月尘及月壤、复杂的月表地形,高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对工作和防护造成重大影响。考虑到在六分之一重力下工作,为了降低人体代谢负荷,必须大幅进行减重设计。
登月服自2020年启动研制以来,以「轻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为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确立总体技术方案,为中国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实施奠定基础。
同日,登月服的名称徵集活动亦正式启动。据当局发布的公告,中文名称原则上不多于4个汉字;原则上不采纳繁体字、生僻字。命名应该体现载人航天核心价值与相关元素,僚媎「中国智造」。同时,要考虑前期太空站任务的「飞天」舱外太空服名称的延续性;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既具有中国特色、鲜明的科技与探索寓意,也能够代表登月服的特徵和应用价值。徵名活动于10月31日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