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角5死校巴案 危驾聆讯永久搁置 官指「一事两控」 斥律政司涉误导法庭(组图)
发布 : 2025-2-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 0 1 8年北角校巴5死两伤案,涉案司机吴耀宗被两度检控,首次检控于2 0 1 9年,他认罪被判罚款2 0 0 0元,第二次检控涉及危驾致死等两罪,昨日成功申永久搁置聆讯。(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 2018年一辆校巴在北角疑无拉手掣溜下斜路,酿成5死2伤,司机承认未拉手掣的传票控罪,被罚款2000元。4年后死因研讯展开后「煞停」,律政司申覆核案件,及后控告涉案司机危驾致死等罪(见表)。被告表明不认罪,辩方去年向法庭申请永久搁置聆讯。区院法官谢沈智慧昨日颁下判决表示,被告面对的两次检控均源于「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事实,违反「免受严重损害」原则,因此下令永久搁置案件程序,辩方可获讼费。
官:控方混淆法律原则
会考虑投诉
法官另于判辞称,控方聆讯时将「一罪两审」及「免受严重损害」的原则及测试混淆(见另稿),援?x??显完全无关或不适用的案例,还向法庭声称案例的「跋文」和「附录意见」为案件的判决,有误导法庭之虞。法官又指,控方向辩方大律师提出批?x??用了「极之冒犯及严厉」的用语,如屡次指称辩方「混淆视听」,法官认为这些批评全无基础,控方行为并不合适。法官在庭上表示会考虑投诉。
律政司发言人表示,会仔细研究法官裁定,再决定需否跟进,重申律政司一直恪守《基本法》第63条下的宪制责任,以中立和专业态度处理检控工作,不偏不倚,一视同仁,维持司法公义。
已退休的被告吴耀宗(66岁)昨以轮椅代步出庭,他早前否认一项「危驾引致他人死亡」及一项「危驾引致他人身体受严重伤害」,即于2018年12月10日在北角熙和街近英皇道(东行)交界,在道路上危险驾驶一辆私家小巴,引致5人死亡及两人身体受严重伤害。
称事实「相同或大致相同」
无原因支持续检控
法官昨颁判辞阐述判决理由,提及正如辩方所指,两次检控均源于同一事件,案发时间地点、所涉车辆及车祸结果均相同;两次检控均与被告停泊小巴的方式有关;而且事件始末都被附近许多闭路电视及车的行车记录仪记录,对当日的事根本不可能有争议,新增的证供对事件起因经过亦无「实质性的增补」。虽然控方力陈两次检控有别,传票案须证明被告是小巴掌管者,危駾x??须证明被告为小巴驾驶者,惟法官直指两者源于同一证供,即「被告是小巴司机」。
判辞续指,控方称传票案指控被告无善用手掣阻止小巴滑行,但危駾x??除了指控被告无善用手掣,还指控他将小巴停在斜坡及无将?盘扭左等。法官认为控方无认真审视专家证供,专家分析小巴溜前成因是被告没拉妥手掣,并没涵盖其他因素,因此两次检控属于「相同或大致相同事实」所致。
法官亦考虑控方其他说法,例如立法原意不可能会预期仅以传票控罪或罚款,处理有人命伤亡的交通案件。法官对此表示,立法当局不参与检控,律政司才是唯一可作检控的机关,既然案件伤亡严重,控方更应该在首次检控时或最迟于首次检控完结前,以最严谨态度考虑适当的控罪。
死因研讯间改检控决定
官:控方疏忽
法官又指,死因研讯一般在所有刑事检控程序完结后才会展开,不过死因研讯期间,本案控方受死伤者家属质疑后才向专家索取意见,改变原有检控决定。法官直指控方错误或疏忽均不构成特别或特殊原因。因两次检控均由「相同或大致相同事实」导致,亦无特别或特殊原因支持继续检控,因此有违「免受双重损害」原则,法官下令永久搁置聆讯。
【案件编号:DCCC 1129/22】